理财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办法有了新的进展。近期,有媒体报道,酝酿已久的银行理财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办法已进入试评级阶段,相关结果近期已下发至各公司。自去年5月份评级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已有一年时间。有理财公司人士表示,目前评级办法还在调整评估中。另一业内人士推断,银行理财公司评级办法大概率会在今年底落地。
评级办法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评级办法征求意见稿,银行理财分类监管评级办法整体导向是“质量重于规模”,不再鼓励银行理财公司单纯冲规模。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资管能力、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信息系统六大方面,其中资管能力权重最高。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6级,数值越大即评级得分越低,越需要重点关注。评级结果为1级或2级的理财公司,可以优先试点创新类业务,评级为5级或6级的理财公司则为高风险理财公司,4级及以上的理财公司可以限制非标资产投资、权益类资产投资、衍生品业务等。
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中,有不少定量指标体现了一定的监管导向,包括强调产品业绩达标率、提高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提高长期限资金占比、压降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压降委外投资规模等。
试评级结果如何?
针对媒体报道的头部公司试评级结果不佳的问题,有理财公司人士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评级办法有科学的评价逻辑,指标设置也是相对细致的,单个评价指标的分数较为平均,因此理财公司没办法在多项评价指标中拿到高分,在分数上差异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量化的指标计算中,规模指标作为分母,而头部公司的规模较大相对吃亏,按照规模加权之后的分数表现较差,而主观分数普遍差别不大,头部理财公司难以体现优势。
不过,也有理财公司人士认为,头部理财公司表现差也是有迹可循。评级办法侧重于质量,一些股份行理财公司存在小产品打榜、高收益现金类产品行为,在期限结构、含权产品占比、业绩比较基准达标率这些质量关键指标表现较差,因此比不过小理财公司。
多位理财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反馈了一些指标的数据口径问题,后续可能会有优化的结果出来。
哪些评级指标对理财公司来说压力更大?
针对这个问题,多位理财公司人士都不约而同谈到了业绩基准达标率。
5月初,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将其与基金公司评价、基金评价评奖以及基金经理绩效薪酬相关联,这对银行理财公司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某理财公司人士向课题组表示,每家理财公司内部都有对于达标率的考核,有些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可能虚高,和资产情况不匹配,那么就需要进行调整。以后产品名称应该要体现投资策略,投资情况紧靠产品名称和产品说明书,业绩比较基准不能随意定,只能跟着投资标的走,这样客户就会很清晰了。
优先股也算含权投资?
从监管评级指标的倾向性来看,理财公司急需提高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含权投资比例提高成为重点。
根据此前课题组在《略超5000亿!28家理财公司权益投资规模盘点,农银理财规模最高,法巴农银暂为零!》文章中整理的含权投资规模看,28家理财公司2024年末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合计为4493.37亿元,其中混合类产品规模占大头,达到4225.62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仅为267.75亿元。分机构来看,规模占比排名靠三的理财公司分别是贝莱德建信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理财公司的权益投资资产除了股票和股权,还包括优先股,因此有部分理财公司虽发行了混合类产品,但实际上并未持有股票和股权,权益资产投资均为优先股。某理财公司人士表示,优先股确实是包括在内的,如果从严可能不算,从松就算上了。
压降委外投资规模,怎么看?
除提高含权投资比例,压降委外投资规模也是监管导向之一,委外投资规模占比越低,评分越高,理财公司需要缩减委外投资规模。
目前来看,由于自身投研能力有限,不少理财公司借助外部管理人的投资能力,通过券商资管计划、基金专户、FOF/MOM等形式配置资产。某理财公司人士表示,这些形式都算是委外投资,压降委外投资规模感觉是要控制整体的SPV规模占比。
代销机构如何评估?
在投资者权益保护中,有一个评价指标是代销机构管理。某理财公司人士表示,这一点可能对一些代销渠道铺得很大,下沉到农商行、村镇银行的理财公司有一些影响。另一理财公司人士也坦言,自家机构有代销机构的准入流程,对代销机构有一些要求,但是在日常管理上的确很难兼顾,而且各家机构的系统和APP都五花八门,很难去评估。
另一理财公司人士表示,代销渠道情况主要体现在客户投诉上。
评级办法是否意味着理财行业进入严监管阶段?
“理财行业一直都还挺强监管的,评级办法更多是体现一个监管导向,是管理的抓手。”某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在理财公司人士看来,通过评级办法,可以帮助把控理财乱象,推动理财公司整改,强化监管是必然趋势。
评级办法是否会影响新理财公司获批?
某理财公司人士认为,评级办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牌照审批门槛,但不会打击拿牌的积极性,理财公司还是稀缺牌照,机构还是会努力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