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中国钛白粉征收反倾销税
中化新网讯 近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第12/2025—Customs(ADD)号通报,决定对中国的涉案钛白粉产品征收460~681美元/吨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
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孙哲宇指出,印度反倾销将对中国钛白粉行业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出口格局改变。2024年中国钛白粉出口总量190万吨,其中印度地区占比16%,约30万吨;2025年一季度中国钛白粉出口总量50万吨,印度地区占比20%,约10万吨。印度是中国钛白粉出口的重要贸易伙伴,此次反倾销税的征收使得中国对印出口钛白粉成本上升,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压。二是企业竞争格局开始分化。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税率最低,其被加征反倾销税金额相对较少,相比其他中国品牌优势较为明显。而反倾销税偏高且无成本或产品优势的国内中小型企业,将在印度市场逐步丧失份额。三是行业利润压力增大。当前国内钛白粉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几十美元的价差会给出口带来较大阻力。印度征收反倾销税后,企业出口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孙哲宇认为,反倾销同样对印度钛白粉市场也有一定影响。首先是供应格局将发生变化。中国钛白粉货源占印度进口总量的65%,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反倾销税实施后,中国货源价格优势减弱,印度市场对中国钛白粉的依赖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源有机会填补部分市场份额。其次是中国钛白粉被征收反倾销税后,价格上升,当地下游涂料、塑料等行业成本压力增加。参考欧盟征收反倾销税后中国以外货源价格上涨200美元/吨的表现,印度市场也不无上涨可能,届时当地下游成本压力或进一步加重。
谈到国内钛白粉企业的应对策略,孙哲宇指出,短期来看,中国钛白粉出口印度的量或将缩减,部分企业可能暂停对印出口,反倾销税率偏低的货源也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货源的竞争。中长期看,中国钛白粉企业会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及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如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印度对华钛白粉征收反倾销税反映出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未来,中国钛白粉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同时,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钛白粉行业可能会加速整合与洗牌。具有规模优势、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为应对贸易壁垒和市场竞争,中国钛白粉企业需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链接
2024年3月28日,印度商工部应国内企业Kerala Minerals and Metals Ltd.和Travancore Titanium Products Ltd.和VV Titanium Pigments Pvt.Ltd.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2025年2月12日,印度商工部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