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上上千
编辑/娜娜
在全球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格局中,沃尔玛,这位传统零售巨头,正以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举措,试图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
从山姆会员店的高速扩张,到传统大卖场的转型升级,到小店模型的反复探索,再到电商业务的全面布局,沃尔玛的每一步都备受行业内外关注,其变革之路也为整个零售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一、业绩增长引擎
山姆会员店无疑是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山姆在华始终保持着每年5-6家的高速扩张节奏,其步伐不仅覆盖了一线核心城市,还逐步深入张家港、晋江、昆山等经济发达的“百强县”。这种下沉式的扩张策略,精准地捕捉到了新兴消费市场的潜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山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与服务。
行业内推算,2024年山姆中国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亿元,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沃尔玛中国业绩的七成,足以彰显山姆在沃尔玛业务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即便扩张如此迅速,山姆依然难以满足市场蓬勃的需求,甚至催生出了山姆代购这一新兴行业,不少代购从业者凭借山姆商品的独特优势月入过万。
随着会员规模的稳步扩大,山姆会员店的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山姆依旧保持着强劲的扩张势头,不断加速开店进程。其布局不仅局限于实体门店的拓展,前置仓网络的建设同样是战略重点。
山姆精心筛选出适宜配送的商品,以前置仓的形式在城市中灵活布局。这些前置仓紧密围绕会员集中区域,由母店统一管理补给,形成了高效的配送体系,确保大部分订单能够快速送达。凭借强大的商品力与高忠诚度的会员群体,山姆前置仓在竞争激烈的即时配送赛道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先者。
电商业务更是为山姆注入了全新的增长活力,极大提升了门店的运营效率与顾客复购率。随着线上业务的蓬勃发展,山姆会员店的市场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未来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二、大卖场的转型之路
在山姆高歌猛进的同时,沃尔玛并没有放弃传统大卖场业态,而是积极探索转型与创新之路,力求打造线下零售的差异化体验,强化商品竞争力。
沃尔玛将高品质、便捷的一日三餐解决方案、大牌低价的专享商品、独特有惊喜感的宝藏商品,视作商品转型的三大方向。
2024年底在云南亮相的新一代门店,便是这种转型思路的生动实践。这家新一代门店在选品规划、陈列布局上与传统大卖场截然不同。它取消了主通道陈列,采用更低的开放式货架,使购物空间更加开阔舒适;商品并非按照传统的类别严格划分,而是依据使用场景的关联性进行交叉陈列,例如去渍滚珠可能出现在火锅食材区,这种创新的陈列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增加了购物的趣味性与发现感。
新一代大卖场门店的亮相,标志着沃尔玛转型战略的落地。这些门店在选品规划与陈列布局上大胆突破传统模式,采用开放式货架与场景化陈列方式,打破商品类别界限,为顾客带来耳目一新的购物体验。选品上既借鉴山姆的成功经验,又针对大众中产小家庭的消费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商品选择。
除了大卖场的升级,沃尔玛还积极探索社区零售新业态。在深圳等地开设的社区小店,以烘焙、生鲜、即食加工品等高频消费品类为核心,贴近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这些小店或将与大卖场、山姆会员店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运营,形成覆盖不同消费场景的零售网络。
为了抢占即时零售市场,沃尔玛在配送服务上持续发力。通过与外部平台合作,优化配送流程,降低配送门槛,提升配送时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服务。
三、社区小店的精准突围
在大卖场与山姆会员店稳步发展的同时,沃尔玛也将目光投向了社区小店这一新兴业态,开启了零售领域的又一次探索。
沃尔玛社区小店以“你的新邻居”为亲切定位,主打“天天平价”策略,精准锁定城市中产小家庭客群,致力于填补社区商业中“大卖场太远、便利店太贵”的市场空白。从面积来看,小店约500平米左右,相比传统大卖场大幅精简,却也正因如此,有效降低了房租与人力成本,缓解了库存压力。
在商品规划上,社区小店围绕生鲜、熟食、烘焙、家庭日用品等高频刚需品类展开,SKU控制在2000个左右,削减长尾商品,强化“必需品专家”的门店心智。引入现制烘焙工坊与快手菜中央厨房直供体系,满足居民对新鲜即食与便捷烹饪的需求。自有品牌“沃集鲜”深度覆盖鲜食、烘焙、肉类等核心品类,以小规格包装适配小家庭消费场景,既提升了毛利空间,又强化了品牌辨识度。比如店内的瑞士卷、切片面包等烘焙单品均出自“沃集鲜”,凭借出色品质与亲民价格,收获了不错的日销成绩。
在运营模式上,沃尔玛社区小店以“前置仓+云店”双模式融合为核心,实现线上线下库存实时同步。当小店缺货时,系统自动从附近大店或山姆云仓补货,保障商品供应。同时,依托成熟的配送物流网络与冷链体系,实现生鲜日配2次,在3公里半径内的即时配送场景中,借助云仓资源,实现“门店库存不足-云仓极速调拨-骑手无缝衔接”的全链路闭环,提升配送履约效率。还通过与美团等本地生活平台合作,构建“全域流量导入-即时配送履约-用户数据反哺”的全渠道闭环,满足消费者线上下单、即时送达的需求。
四、全渠道探索
沃尔玛的全渠道探索不仅在中国市场展开,在其北美大本营也在同步推进。通过无人机配送、Go Local本地物流网络,外加自动化物流中心建设,美国市场正在努力复制中国的“1小时达”场景。
其电商业务涵盖了丰富的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线上购物服务,还拓展到在线广告等创新业务板块。同时,沃尔玛推出会员服务项目,通过为会员提供专属权益,吸引了大量活跃用户,带动了电商及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电商与广告业务正逐步成为沃尔玛新的增长引擎。
沃尔玛美国的电商业务不仅包括到店提货、门店配送等与实体门店直接相关的销售收入,还包含在线广告(Walmart Connect)等创新业务。在全球市场,沃尔玛电商不断强化平台属性,电商及广告正共同成为这家传统零售企业的增长极。
参照亚马逊Prime会员计划,沃尔玛推出了Walmart+,通过为会员提供更快的配送服务和更丰富的市场选择,不断吸引更多活跃用户在线订购。一季度,Walmart+会员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活跃用户数量的提升,推动Walmart Connect广告业务实现了大幅增长。
市场普遍期待电商、广告等多元化业务的发展,能够赋予沃尔玛更强的盈利能力,使其在全球零售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沃尔玛的变革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正成为其前行道路上的一大挑战。不同于山姆在中国的消费升级路线,沃尔玛近年在北美执行低价必需品策略,吸纳因通胀而消费降级的中产群体。但由于其在美所售产品中约三分之一为进口商品,沃尔玛的低价政策正随着关税政策的不稳定性而动摇。
结语
站在零售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沃尔玛的每一步探索都牵动着行业的神经。这家百年零售巨头的变革,不仅是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奋力突围,更是为传统零售企业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
无论前方是机遇还是挑战,沃尔玛的变革实践都在诠释着一个真理:唯有主动拥抱变化、持续创新突破,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未来,沃尔玛能否冲破贸易逆风的阻碍,将多业态协同、全渠道布局的战略蓝图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值得整个行业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