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现代汉语词典
◎任芮熠
不明白家里为什么有三本现代汉语词典。
妈妈视它们为珍宝,我却没什么感觉,甚至有点讨厌它们。每次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意思的词,我习惯性地问妈妈或者直接用手机查,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用词典查。因为我认为这样比较高效,能快速完成作业,在这期间,我完全忽略了妈妈一再跟我强调的那句话“去查下词典,你会收获更多”。
查手机不是更好吗?省时省力,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况且,科技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为人类服务的。
妈妈却不以为然,她不否定也不排斥科技,甚至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她认为人类不能完全依赖科技,科技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尤其是求学阶段的学生,沉下心来认真地使用一下传统的词典等工具,除了能收获学业的进步,更可以让浮躁的心暂时静一静。
当下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捧着词典细细地去查阅,更多的是借助手机并依赖手机检索,纷繁杂芜、浩如烟波的信息充斥了满眼满心,却没有留下深刻记忆。于是,我试着用妈妈的视角看词典,去用它。
那本最旧的词典是1981年出版的,简直是古董般的存在,从硬壳封皮的磨损程度就可以看出来历史的厚重感,内页纸张很薄,但是印刷质量特别好;字体大小合适,看着一点也不累眼;纸张泛黄,靠近封皮封底的那些页书角都磨圆了。妈妈最喜欢它,整个高中阶段都是这本词典陪伴着她,靠着它在当年的高考中语文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九十年代,没有电子科技题库,没有眼花缭乱的教辅,甚至课外阅读资源都很匮乏,而妈妈却能在那个年代做到篇篇作文是范文,篇篇作文登校报,全部归功于那本古董词典。课间没事的时候就随手翻开一页,看读音、看组词、看解释、看范句……妈妈一直说她是教育的受益者,知识让她认识了更大的世界。她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掌握好基础,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别人,认识这个世界,看懂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走向更远处。
词典帮助了她,所以她从来不怕单位的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更不用说单位那些对外的申请、证明、说明等公文类文件。虽然她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的是技术性工作,但是她始终没有放下她的文学梦,而这梦的发源地就是这本老旧的现代汉语词典。
有一年,妈妈的文学作品频频发表,我能体会到她在繁杂的建筑图纸中,总是割舍不下文字。我知道她十年的工作日志足足有厚厚的四十二本,每一页都记得满满当当,笔耕不辍的她放不下文字,也许是她不愿辜负陪伴她年少时光的那本词典。
妈妈的学生时代,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凭借有限的条件,将那些记忆嵌进脑海的裂隙里,几十年后,犹如一部老式唱片机,指针轻轻放上去,便涓涓不息地淌出来历久弥新的时光音符。(作者系邯郸市第三十一中学七年级4班学生)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梁晓敏
人生百态,一生中也会有许多当时未知与不解的疑惑,也因此为人生增加了丰富的色彩。而疑惑会在未来某天,突然顿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小时候,我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听着母亲给我讲农耕故事。伴随着窗外夏日的蝉鸣,母亲用轻柔的话语讲述农耕的繁忙,话语好似一片轻柔的羽毛抚过我的心尖。但在故事的结尾,母亲总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却郑重地把疑问放在心中。
一年暑假,我已长得身高体壮,不比三四岁时的瘦弱。我回了老家看望祖父,而祖父和我叙完旧后,就又要去田地干活。我心头冒出一个想法,脱口而出:“祖父,我陪您去田里干活吧!顺便继续聊!”祖父听后朝我看了看又笑了,点头答应了我。
来到田边,却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此时正值炎夏,又是晌午,太阳高悬在头顶,毒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就连周围吹来的风,都是热的。祖父把我领到田间开始细细地教导着我耕地、除草、灌溉、施肥的方法。祖父在教完我后开始了每天的除草任务,而我则看着祖父示范,或在一旁打下手,来回为祖父换拿工具,没有几趟便开始大汗淋漓。我忍不住开口:“祖父,开始热了,要不我们回去再说吧!”祖父抬头看了我一眼,慈祥地笑了:“囡囡啊,你要知道,庄稼就像孩子一样,不能有一点差池,要好好照顾,来年才有好收成啊!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熟悉的话语在耳边绽开,心中忽然有了一股强大的动力,接下来我再没说过一声累。
来年夏天,我再次回来,看到了金黄的麦田在风的吹拂下犹如金色的浪花在波动。阳光照在脸颊上,暖暖的,我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那一刻,我恍然顿悟,原来这就是我和祖父一起打理的麦田,这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年幼时的疑惑成为了绚丽的火花,留在了我的人生路途中。(作者系邯郸市第二十八中学七年级5班学生;指导教师:张京)
拼搏成就梦想
◎钱众山
我是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初三年级16班的一名普通的体育生。作为体育生,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练体育是最苦的,也是最充满挑战的。
我每天不仅要完成繁重的学业任务,还要坚持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寒暑假,乃至周末的清晨,当其他同学还在甜美的睡梦中,我已经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了。我见过天边的最后一颗启明星,也见过环卫工人在4点半已开始工作;一天跑个两三公里那是家常便饭,暑假每天骑公路自行车往返下县上百里,身上不知被太阳晒得退过几层皮;放学后,别的孩子可以直接回家休息,我却要投身于紧张的训练中。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已然记不清自己大大小小受过多少次伤了,运动场上自己呕吐了接着练……我深知这会锻炼我的身体,更会磨炼我的意志,我不再是个孩子,而是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未曾阻挡我前进的脚步。每次训练受伤,我也不敢放松,身体上肢的训练、器械的训练,天天在家练,在床上练,每次都是仅仅休息了几天,就又回到了训练场上,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在后续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4月份,我取得了河北省田径锦标赛800米第二名,铁人三项荣获河北省第六、邯郸市第一的成绩。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体育赋予我的宝贵财富与人生历练,我很感谢我的热爱——体育。
我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支持与帮助,离不开陪我一路走来的每一位教练,离不开家长的陪伴。清楚记得,班主任李老师刚接我们这个班的时候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要做就做最好,不拿个第一别回来见我。”李老师的这句话,对我很受用,我很怕李老师,也怕自己不争气。但是今天的我不后悔,我很棒,李老师,至少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让我成为您的学生,感谢您给予我的鼓励与关心。
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让自己在热爱的体育道路上绽放光彩,同时也能在学业上稳步前行,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一个星光熠熠、灿烂美好的未来!(作者系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初三年级16班学生;指导教师:李月梅)
这也是一种幸福
◎朱李鸣
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们总能发现幸福的踪迹。手捧一本好书,沉浸于作者精湛的笔触与深邃的思想;握笔挥洒,将灵感化为文字,跃然纸上;面对难题,凝神思索,最终将其一一攻克……原来,学习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当阳光穿透绿叶,斑驳地洒在书页上,我沉浸在名著的海洋中,品味着每一个字符背后的韵味。标点符号仿佛拥有了生命,省略号引人遐想,感叹号饱含情感,句号则恰到好处地划下句点。汉字更是充满魔力,“春”字带来生机,“武”字彰显力量,“忠”字则满载赞誉。句子随着节奏流淌,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递着深刻的哲理。在这细腻的品味中,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那是心灵的滋养与成长的喜悦。
走在街头巷尾,我时常被周遭的美好所触动,涌起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冲动。积累的日常点滴,在笔尖下汇聚成篇。写作时,我斟酌字句,思考段落间的衔接,力求语言的流畅与表达的精准。完成作品后,我仍乐此不疲地朗读,感受着语速与语调的韵律,体会着文字的魅力。写作,让我充实而满足,每一次灵感的迸发都是幸福的源泉。
面对试卷上的难题,我视之为挑战与机遇。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精心设计,蕴含着智慧的火花。我剖析问题,感叹其精妙与深度,每一次解题的成功都伴随着内心的激动与喜悦。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如同攀登高峰,虽艰难却充满成就感,让人在挑战中收获成长的幸福。
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修养了我们的品性,使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在这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它让我们在品味每一个美好瞬间的同时,不断成长,不断前行。(作者系肥乡区第三中学2407班学生;指导教师: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