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5月,中国外交部发布两项重大签证政策调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五个南美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也将于6月1日正式生效。截至目前,中国已对43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与29个国家签订全面互免签证协定。去年以来,在一系列免签政策的协力作用下,“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认为,中国不断扩大免签政策,不仅促进国际人员往来便利化,更为全球经贸合作和旅游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图片说明2:2024年,游客游览撒马尔罕古城。 (视觉中国)
图片说明1:5月6日,外国游客在北京故宫合影留念。(视觉中国)
巴西旅游业者:推动赴华旅游的好商机
“中国对拉美五国免签对相关人士赴华有很大推动作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巴旅行社(China Brasil Turismo)负责人陈秀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以过往经验来看,很多巴西人赴华的目的是参加展会等商务活动,全程一般需要10天,但是“之前很多怕麻烦或者办理签证时间不够的旅客会放弃出行”,免签后,很多巴西人都愿意去中国看一看、了解中国市场,同时寻找潜在贸易机会,这有助于中巴两国的经贸合作。陈秀华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推出一些旅游产品,并已经开始与国内旅行社就合作开展沟通,“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推动赴华旅游的好商机”。
“近期,我们接到了很多老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电话。”位于巴西圣保罗的中国旅行社(China Turismo)负责人杨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公司长期从事赴华旅行及相关业务,去年,通过该旅行社赴华的巴西人有近千人,预计今年这一人数将增长15%,该旅行社也将针对免签政策制定新的计划,进一步推动中巴两国间人员往来。
巴西《环球报》报道称,“免签政策对于任何一个想要访问中国的人来说都是好消息。”巴西247新闻网认为,这一措施有效促进了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反映了中国和拉美深化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的努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518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是拉美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并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拉旅游市场也在逐步升温。
携程数据显示,上述拉美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携程平台上阿根廷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68%,巴西、智利入境游订单增幅均超八成。去哪儿数据显示,“五一”期间用上述南美五国护照预订的中国国内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5%。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对记者表示,中国对巴西等五国试行免签政策,不仅打开了跨境旅游的流量阀门,更以签证便利制度创新为支点,撬动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可以预见,当中国茶道与马黛茶文化互鉴、敦煌壁画与玛雅图腾对话,中国入境游将迎来更具活力的双向奔赴新格局。
相关专家认为,此次签证政策调整并非简单的程序简化,而是具有深层次的战略考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对拉美五个国家试行免签,这为中拉深化经贸合作与促进人员往来带来重大利好。以往,中拉经贸合作、人员往来以及旅游都面临两大障碍,一是签证问题,二是直航航班问题。由于距离遥远,直航航班有限,而签证手续又较为繁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方的交流。免签政策实施后,问题得到初步解决,预计将显著降低商务往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一政策给经商者带来极大便利,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而且在人文交流方面也意义重大。”
巴西国家通讯社报道称,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巴西政府应该更多地与其他伙伴国家进行多元化的交流,巴西进口的所有商品中有25%来自中国。中国是巴西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智利安第斯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伊西多拉·普加接受智利G5 Noticias网站采访时表示,免签政策促进拉美国家与中国在文化和商业领域直接接触。通过这一政策,中国树立起一个平易近人、务实的合作伙伴形象。普加还强调,拉美国家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国际合作多元化,不必完全依赖西方财团。
乌兹别克斯坦推行“友好中国”体系
今年“五一”假期,曾经“小众”的中亚旅游目的地乌兹别克斯坦变火了。“热门城市之间的火车票需要提前抢,撒马尔罕热门景点前满是拍照打卡的同胞。”在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的姜添(化名)告诉记者,乌兹别克斯坦的旅游业明显热起来了。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游客出境前往乌兹别克斯坦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60%。途牛相关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5月份,前往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国游客数量增幅明显,较4月翻了一倍多。其中,60岁以上银发族游客占六成。从用户反馈情况来看,他们对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及独特的人文风情比较感兴趣。
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将正式生效。根据协定,两国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
此前,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在中国开展“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等举措,推动中国游客数量跨越式增长,今年前两个月,乌兹别克斯坦接待中国游客约1.4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乌兹别克斯坦KUN网站报道称,免签政策使乌跻身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带动当地酒店、航空业发展。Daryo网站称,中国游客的增长将推动乌旅游收入激增,并吸引中国企业对乌旅游基建投资,促进就业与地方经济。
据悉,乌兹别克斯坦正在积极推行“友好中国”体系,该体系旨在为中国游客创造舒适的旅行条件。在该体系框架下,乌兹别克斯坦机场、酒店和餐馆均设置了中文标识、指示牌和菜单。旅游中心有会讲中文的工作人员,并且引入了中国银联、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为中国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分析人士认为,乌兹别克斯坦旅游业正从“资源驱动”转向“体验驱动”,中国游客的涌入不仅带来经济收益,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支付普及等深层次变革。
对乌兹别克斯坦来说,中国是其重要的投资和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展现出巨大合作潜力。2024年年底,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建设,未来将在深化中乌贸易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6月,两国还将在撒马尔罕举办第二届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地方合作论坛,进一步推动文旅与经贸项目落地。
当前,中乌游客正实现双向奔赴。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游客来华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64%。在此背景下,两国旅游企业不断加深合作。
据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报道,“在近日举办的2025广州国际旅游博览会上,中乌两国旅游企业达成多项初步协议,内容涵盖便利双向旅游、联合推广及业务交流等”。
此外,双方企业还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旅游基础设施、酒店开发等领域的联合投资表现出浓厚兴趣。报道认为,这些协议为可持续投资和跨文化交流带来了新机遇,标志着中乌旅游合作进入新阶段。
“新兴”市场颇具开发潜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提到,中亚、中东欧、拉美等“新兴”市场颇具开发潜力。多家提供定制、主题线路产品的旅行商在接受该院调研时表示,预计2025年将接待更多来自上述地区的入境游客,并计划进一步拓展这些市场的业务。
秦静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携程积极响应利好政策,推动产品、内容、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出入境游体验,希望带动国内外旅游业合作伙伴共享中国跨境游发展红利。
随着入境便利化政策不断加码,四川、山东、湖南、广西等地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海外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四川发布20条措施,涵盖优化签证通关服务、提升国际交通可进入性、优化入境旅游服务环境、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等8个板块。山东优化入境环境、打通入境旅游堵点,计划每年新开或加密8条以上国际航线,支持济南、青岛协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争取每年运营国际邮轮30艘次。湖南发布12条措施,重点培育与入境游客需求相匹配的新产品、新业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入境旅游产业链。广西发布奖补方案,扶持入境旅游企业,对接待境外游客的旅行社、赴境外宣传的企业给予奖励,最高20万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入境游市场迎来多重利好:签证政策持续优化、接待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推陈出新。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入境游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21日报道称,中国入境旅游正在强劲复苏,政府扩大免签政策、简化签证程序并推出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预计将加强中国作为首选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这些变化可能会重塑全球旅行趋势,并为包括目的地管理公司、在线旅行社、批发商和航空公司在内的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巨大的增长机会。中国进一步扩大免签范围,将使国际游客群体更加多样化。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旅行者将在更广泛的区域获得更丰富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