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报载,南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落实智慧化“无感”监管手段,深入推行餐饮企业非现场监管。这样的监管创新,看似降低了存在感,实则既能精准发现风险问题,又能减少对企业的现场打扰。
当下,我们越来越多地谈论智慧化监管、谈论柔性执法,对监管对象不再步步紧盯,而是注重监管政策的灵活,给予市场主体适度的成长空间。既不过度干预,也不放任自流,这种转变未尝不是一种理念上的进步。
再看智慧化监管。如此“无感”的创新手段若要有效顺畅地运行,往往都要具备一个预设的前提,那就是政企互信。政企的互信来自何处?毫无疑问是政企双向的互动。当监管者丢弃企业有可能会打破规则的有色眼镜,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更能构建出健康有序的市场生态;当企业真切感受到政企的良性互动、监管的公正透明,自然会以更强的责任感与自律意识回馈这份信任。
监管效能和市场活力向来息息相关。若要以监管创新激发企业内在动力,既不能简单做减法,也不能盲目做加法。唯有刚柔并济,在无事不扰的原则下精准施策,在政企互信的默契中因势利导,才能让市场欣欣向荣地拔节生长。
(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