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西安电(记者 郝一萍)作为本届丝博会的重要议程之一,5月22日,大会主办方率队走访西安国际港站。据西安国际港站负责人介绍,就在本月初,“西安—天津港”“一单制”铁水联运班列正式开通,目前,每周发运两班,每班运载55个集装箱、4000吨货物,基本班班满载而出。
天津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打造多式联运体系为支撑,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而西安国际港站作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新的物流方案充分发挥了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时效精准及海运经济直航的双重优势,较传统运输模式成本降低约16%,运输时效缩短2天,为陕西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提供更高时效、更优服务的国际物流通道。
西安国际港站负责人表示,这趟班列不仅打通了从欧洲经我国内陆地区到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水陆联运通道,还能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节省物流时间。“以前,货物需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通过铁路运往天津港口岸,然后进行二次报关、验箱等,再装船运往海外国家。如今通过‘一单制’,省去了二次报关、验箱等环节。”他说。
据西安国际港站营业部副经理王炜介绍,下一班将于下周二发出,届时,将有大批汽车零部件以及电子配件从西安国际港站发往天津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再经天津港登船,运往日本、韩国等国家。
王炜告诉记者,在西安发往天津的货物中,汽车零部件以及电子配件的体量最大,除了西安之外,许多来自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的货物也在西安集结后,再由天津港出海。该班列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天津港内陆物流网络,促进津陕两地贸易联通,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上一篇:智能化让海上施工更安全
下一篇: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