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去年寒富苹果产量高、品质好,每亩地收入9000元左右。”康平县方正河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庆学高兴地说,“今年寒富苹果花开得好,希望还能有个好收成。”近年来,康平地瓜成功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康平寒富苹果、花生、甘薯(红地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擦亮了康平特色农业品牌,也壮大了康平特色农业产业。为更好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突破瓶颈、实现升级,近日,康平县纪委监委聚焦政策落实、干部作风、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组成了多个监督检查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实地监督检查,以强有力的监督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特色产业扶持资金发放了吗?有没有公职人员‘伸手要好处’?抗旱井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详细了解相关责任部门履职情况,倾听种植户的困难和诉求。“特色产业扶持资金能否及时合规发放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农业基础设施是否能发挥作用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县纪委监委通过运用大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手段,严格监督资金的申报、审批、使用,精准监控资金流向。
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还督促县农业主管部门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得到了种植户的好评。“农业专家手把手教我们地瓜的脱毒种苗繁育技术,有了这个技术,地瓜的品质和产量都大大提高,我们的收益也增加了。”康平县憨馥土特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此外,县纪委监委结合巡察、审计、财会监督情况,建立了康平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线索台账,采取纪委监委领导包片负责、“室组地”联合监督办案形式,全面查处阻碍农业发展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问题专项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目前,康平寒富苹果、地瓜、花生产业种植总面积达23万亩,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的市场认可度稳步增长,深加工产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全县特色农业“破局前行”,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