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上海浦东新区万祥镇携百年非遗手工织带技艺及系列跨界文创产品惊艳亮相,以非遗活化成果演绎“非遗织带×节气小镇×年轻力觉醒”的奇妙化学反应,通过四大创意篇章演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共振,带领观众穿梭织带指尖技艺,玩转非遗年轻宇宙。
作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万祥手工织带技艺始于黄道婆棉纺革新时期,以繁复精巧的编织工艺承载着浦东农耕文明的基因密码。此次文博会上,万祥镇特别推出小满节气限定纹样——象征丰收希望的“麦穗纹”与模拟江南水韵的“流水纹”,将自然物候凝练为经纬间的艺术语言。展区内,观众可通过“指尖经纬”古法织机体验、纹样积木拼搭等互动环节,亲身感受“一根织带连古今”的文化传承。
当时尚基因注入传统血脉,非遗技艺便不再是历史的回声,而成为未来生活的进行曲。在展区现场,非遗织带以颠覆性姿态闯入当代生活:与特步联名的“千梭竞速”跑步鞋将织带纹样化作运动风潮;“禾风T”白T恤以稻香纹饰演绎极简东方美学;“小音禾”蓝牙音响让织纹与声波共舞;“纹程带”自行车手胶纹随轮转驭风而行。与此同时,“禁止蕉绿元气锤”“穗安贴冰箱贴”等创意产品,以诙谐网络热梗嫁接传统纹样,实现非遗年轻化表达的破壁传播。
作为浦东引领区与临港新片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域,万祥镇正在建设全国首个“二十四节气”主题文旅小镇,通过“纹样解码—技艺转化—场景重构”的三维创新链,推动节气文化从符号象征向产业IP转型。
目前,万祥镇已完成“非遗陈列室/研习所+非遗田间课堂”的体验矩阵布局,举办织带文创大赛吸引公众参与设计,力争实现“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的生态闭环。
从织带纹样露营椅到节气主题竹编篮,万祥镇的创新探索诉说着同一个理念:传统文化唯有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才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正如“织梦成真”展项中,青年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创作的“纹漾未来”创想纹样,预示着手工织带正在编织属于Z世代的文化叙事。
原标题:《焕活百年指尖技艺,这个节气小镇这样玩转非遗年轻宇宙》
栏目主编:唐玮婕
来源:作者:文汇报 周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