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21日电 题:民警郭志强:在生命尽头解码正义的刑侦“密钥”
作者 贾楠 陈嘉玮
在重庆市云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一盏常年不灭的灯,映照着二级警督郭志强的身影。自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已完成1300余次现场勘验、2000余例临床检验,出具了3000余份法医鉴定书。这些扎实的工作为案件侦破和司法公正提供了重要依据。
多年来,“为生者权,为逝者言”这8个字在郭志强心中始终未变,他与显微镜、解剖刀为伴,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抽丝剥茧,用专业和耐心还原真相。作为一名公安法医,他用自己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凭借突出表现,郭志强先后获评县局2011年度“优秀民警”、2012年度“打击工作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嘉奖、2013年度“优秀党员”;2021年荣膺“十佳破案能手”称号,2023年获评“优秀案侦民警”;2015年、2020年两度获评云阳县“优秀公务员”;2024年被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二等功。
从事法医工作,常常会面对复杂恶劣的现场环境,需要极大的勇气、耐心和细致。对此,郭志强练就了一身“与死亡对话”的职业本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侦破一起2005年的命案积案过程中,郭志强带领团队反复查阅卷宗、重建犯罪现场,并对物证进行系统梳理。他首次运用新型刑事技术设备,从出租车后座的一条围巾上成功提取微量物证,并检测出有效DNA分型。经过大量筛查比对和生物检材采集,最终锁定奉节籍犯罪嫌疑人曹某。2024年3月,曹某等2名嫌疑人被抓获。
除了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郭志强日常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伤者进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在法医临床学的天平上,损伤鉴定不仅是医学判断,更是司法温度的传递。面对前来鉴定的伤者,不论男女老少,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并始终坚持“有问候、有笑脸、有耐心、有法律咨询”的“四有”工作法,让伤者在司法鉴定中感受到温暖。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实战经验,郭志强在法医岗位上不断突破自我,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在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的《重庆法医理论与实践》上,郭志强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命案现场勘查中的常见失误及对策》被重庆法医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奖;论文《杀人抛尸案的行为解读与分析》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第六届全国凶杀案件法医现场分析交流会论文集收录;参与编写法医学专业教材《法医学实验实训教程》《法医经典案例解析》,被多所公安院校列为必修教学课程;受邀参加市局刑侦总队举办的全市刑事技术第8期学术讲堂和重庆市警察学院开展的“智慧刑技大讲堂”,并作为讲师授课。
在真相与谎言的博弈间,在科学与罪恶的较量中,郭志强始终以匠人之心守护正义天平,用专业解码每一个生死谜题——让物证发声,令伤痕做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