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用心做产品 用心做经营 用心做公益
海信连续4年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
本报讯 (记者朱文达)近日,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凭借在改善环境、保护员工、支持社区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连续第4年入选《财富》中国ESG(环境、社会、治理)影响力榜单。
近年来,海信以长期主义理念践行ESG,坚持用心做产品善待用户、用心做经营善待员工、用心做公益善待社会,赢得全球政、企、社区、社会组织和消费者认可。2024年,海信将ESG上升为集团战略,在集团层面成立ESG委员会,统筹推进ESG各项工作落地,连续两年发布海信集团ESG报告。同年,海信提出“不晚于2026年实现运营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海信重视研发绿色创新技术,并结合AI智能算法提升产品节能效果,把绿色理念深入到研发、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目前,海信智能家电产品一级能效占比超过70%。海信积极拓展智慧建筑、能源管理和汽车电子等产业,为ECO-B智慧楼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运维服务,有效降低能耗30%,为城市绿色发展贡献力量;海信旗下三电控股株式会社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打造行业领先的绿色热管理解决方案;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三电控股株式会社组成的智慧能源产业,为智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澎湃动能。
绿色制造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生产制造环节,海信通过强化环境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加强污染物与废弃物治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韧性等举措,在加快向智能制造升级的同时,持续推动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目前,海信已打造1家全球“灯塔工厂”、4家零碳工厂、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自2020年以来,海信单位产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7.3%。目前,海信已实现国内制造园区能源管理平台全覆盖,并着力打造碳管理系统,国内制造基地绿电占比已达21%。此外,海信在全球制造园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120MW,大幅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占比。
为促进家电绿色消费,海信积极响应以旧换新政策,“政企双补”加力扩围,激发绿色消费潜力。2024年,海信在全国共开展4万余场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回收约221万台旧家电;与30余家回收商合作,通过合规拆解实现金属、塑料等材料的资源再利用,实现旧家电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作为链主企业,海信以自身为支点带动上下游伙伴协同降碳,推动供应商设定减碳目标,积极与供应商合作推进再生料及生物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2025年,海信将50%的供应商纳入碳排放管控,并推动40%的供应商设定减碳目标。
海信始终坚持科技向善、商业向善,践行社会责任,用心做公益善待社会。近年来,海信在社会公益及捐赠方面的投入累计超4亿元。2008年,海信援建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小学。2016年开始,海信组织“读书看海观世界”公益活动,遍布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走出了一条公益助学稳定持久的发展之路,惠及40余所学校,让超过25万个孩子从中受益。
在海信,ESG是一场全球行动。海信在全球拥有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31所研发机构、66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并积极参与公益、回馈社区,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2024年,海信与南非西开普省合作开设文化博物馆,依托海信领先的技术优势,加深当地民众对中国了解,启发对未来的想象。为把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持续深化、固化,海信将每年的10月19日定为“海信全球慈善日”。这一天,海信及全体海信员工都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进行慈善捐助。
据介绍,海信将始终如一地践行长期主义战略,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不断坚持和追求科技向善、商业向善,围绕ESG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缔造更多、更深远的绿色价值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