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和平
2025年以来,险资机构已经发布16次举牌公告,接近2024年全年20次水平,其中银行H股占比超60%。5月19日,平安人寿在保险业协会官网发布举牌农业银行H股的公告;5月16日平安人寿公告称增持了邮储银行H股。5月14日,新华保险增持上海医药H股触及5%举牌线。这些被举牌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为6.44%,显著高于AAA级债券3%的收益率。
从举牌标的上看,此轮险资举牌标的以港股为主,特别是银行股H股。在今年16次举牌中有13次举牌对象为港股,而去年20次举牌中有7次为港股。比如,平安人寿反复举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H股,对其持股从5%增持至10%。
本轮险资举牌与去年同期相比更频繁,举牌主体以头部险资为主。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排名前五大险企贡献了83%的举牌案例,资金规模同比增长3780%。
今年以来,多项监管政策驱动保险资金加快入市,港股估值低、性价比高,新会计规则下港股与险资更为适配。险资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强,银行股业绩稳定、分红高,契合险资配置需求,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应对长期负债兑付。市场人士认为,险资频频举牌主要是基于会计处理考虑,通过将举牌标的纳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产计量,减少对利润波动影响;此外,利率下行导致净投资收益率承压,也倒逼险资机构增加高股息权益资产配置。
监管政策的调整也推动险资频频举牌。中央金融办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现3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监管部门将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发布3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以及《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险企南下淘金热本质是低利率时代的防御性进攻,通过制度套利与价值挖掘构建护城河。未来需关注两大变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IFRS17)全面实施对持仓结构的调整压力,以及港股流动性分层下大额减持的冲击成本。在现行IFRS9准则下,权益类资产多按公允价值计量,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尽管新规鼓励险资增配权益资产,但受机构风险偏好和海外风险制约,在整体权益投资对冲手段较少的情况下,保险资金入市仍将是渐进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