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现身阿鲁科尔沁旗;蒙古郁金香由消失到再现,连续3年扩展生存“地盘”;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哲罗鲑鱼在文得根水利枢纽得到呵护……内蒙古全方位、多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让重点野生动植物由罕见变得常见。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之一的内蒙古,保护措施呈现了向新向好的情势。
近年来,内蒙古搭建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内蒙古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并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体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们不仅要在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上再加力,更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斩断非法利益链。要倡导全民提升保护意识,参与保护行动,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不遗余力。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