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IPO热潮。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同比激增2.7倍,显示国际资本正重新评估“中国机会”。内地企业成为港股IPO的主力军,首发募资额排名前十的IPO中,内地企业占据多数,合计贡献了75%的融资规模。“A+H”双资本市场平台也成为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跳板。
东方IC
截至5月21日,过去12个月共有76只新股在港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450亿港元。进入2025年,港股IPO进一步加速,共有23家公司赴港上市,首发募资额累计达到653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前三季度募资额。近一年来,首发募资额排名前十的IPO多为内地企业,合计募资达1086亿港元,对当期募资总额贡献率达到75%。
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募资规模居前,首发募集资金分别为410亿港元、356.66亿港元,成为2024年和2025年截至目前的“募资王”。地平线机器人-W、顺丰控股、华润饮料位于第二梯队,首发募资额均在50亿港元以上。第三梯队IPO企业,首发募资额在20亿~40亿港元,多为近期市场热门的消费类企业。
“A+H”双资本市场平台成为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跳板。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即将在港挂牌,家电产业链、消费电子产业链、汽车产业链的主要龙头企业,都在加速完善海外基地布局,在香港募集资金成为关键助力因素。美的集团、三花智控、蓝思科技等公司纷纷推进发行H股计划。
除了A+H以外,A拆H上市也是一种资本运作方式。歌尔股份表示,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至港交所主板上市。歌尔微电子表示,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巩固公司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地位。
在内地产业链龙头借力港股加快全球布局的同时,业内人士认为,美元转弱导致资金涌入香港市场买入中国资产,宁德时代等上市企业带来的“赚钱效应”加速了资金涌入,而国内企业也抓紧机会吸纳这些资金。5月3日、5日和6日,香港金管局已向市场累计注入1166.14亿港元。香港金管局发言人表示,近期港元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增加,支撑港元汇价。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认为,美元霸权受到挑战,美元弱势比较明显,资金流向其他货币,而港元又触及强方保证,资金流入和美元转弱持续反映了投资者对港元和港股的信心,这是一种资金回暖的正面信号;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也让投资者更多关注正在加速全球布局的中国企业。
港股100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表示,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港股市场上获得了高额的募资以及投资者的热烈反响,会激励更多A股上市公司加快其H股上市的步伐。尤其是对于那些寻求国际资本支持、希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的企业来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筹资平台。
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认为,宁德时代等企业赴港上市,不仅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更是中国核心资产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信号,也是价值投资全球定价体系重塑的前奏。港股是优质中国资产国际化的桥梁,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港股这个平台,拓展海外市场,连接国际资金,接轨全球估值体系,港股正逐步成为中国资产价值发现的核心平台。对长期投资者而言,这是全球资本开始重新评估“中国机会”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香港监管层正不断优化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安排,包括缩短IPO审批流程、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降低A+H股发行人在港上市的最低H股数门槛等。奶酪基金投资经理潘俊表示,2025年以来南下资金加速涌入,港股强势反弹。虽然美国关税政策一度造成港股市场剧烈震荡,但不改港股向上趋势。(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