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12年,从菜鸟到冠军,从业务新兵到技能大师,从学员到讲师,说起自己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劳模工匠的“秘诀”,今年35岁的张峰嘉总结为“传承、坚持、认真,在不断啃‘硬骨头’中提升技能”。
张峰嘉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怀化机务段怀化检修车间电力机车钳工高级技师。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
“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回想起刚入路接触轴承检测工作时,轴箱静态检测要求每一项数据都精确到0.01毫米,张峰嘉就把误差不超过0.01毫米作为自己唯一的工作标准。
不到半年时间,他成为班组业务骨干,更是练就了一手轴箱轴承拆解与组装的“绝活”,能将五六十斤重的轴箱轴承拆装工作从10多分钟压缩到5秒内完成,这一技能极大提高了轴箱轴承静态外观检查效率。
工作中,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出“五多”工作法,多次破解轴承检测上的疑难杂症。从事轴承检测的3年里,实现了工作零差错的良好业绩。
2015年10月,张峰嘉通过层层选拔,作为参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参加全国铁路职业技能竞赛,并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电力机车钳工项目全能冠军。
这也是他用每天学习18个小时、上下地沟超万次、磨坏5双皮鞋、手上磨出厚茧的艰辛努力和付出,收获的第一颗奋斗“果实”。
“自己好不够好,大家好才最好。”张峰嘉除了认真自学技术理论书籍,还主动申请加入该段“何双宁党员机车质量攻坚团队”,并在队内担任走行专业小组组长。
工作中,他不仅带领班组业务骨干参与机车质量故障攻关,修改完善班组《机车走行部检查作业流程》,同时还针对在制作六方公母套过程中测量数据存在偏差又耗时的问题,组织队员共同研究出一项“精密武器”,能准确测出六方公母套边长及角度,提高了制作六方公母套的精度。
2014年至2015年,他严格按照工艺、作业标准检测分析中修轴承,共检测出合格轴承360余套,为该段节约成本36万余元。
2018年,张峰嘉结合生产实际,带领团队攻关,发明便携式牵引销疏通装置,经反复试验后确定了新的作业程序,改造后的疏通效率成倍提升,只需要几分钟就完成了以往需要5个人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暴发的不利影响,他仍带领团队节支创效达302万元。担任张峰嘉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以来,他针对段内配属机车惯性故障及突出问题,带领团队开展质量攻关,积极为单位建言献策,累计上报合理化建议81项,完成65项技术革新和惯性故障攻关,解决了210项机车配件自主检修难题,为该段节约成本5770万元。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张峰嘉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并传承着“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2021年,张峰嘉经单位推荐进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进修,实现了他上大学的夙愿。重返校园,他备感珍贵,书写感谢信致单位。他在信中说:“应时代之需,展担当之为,修业求真,孜孜不倦,做奋斗以成的开拓者;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做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奋斗者。”这不仅是他的奋斗目标,更是新时代铁路青年共同的奋斗方向。
多年来,张峰嘉带领团队青工逐步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团队先后有两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人被评为省部级劳动模范,3人获火车头奖章,5人获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10人获集团公司比武全能、单项名次,7人在全路机务系统技能比武中取得名次,7人被评聘为集团首席技师;2023年年初,团队成员参与的段自主设计研发的行安装备存取柜项目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