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扬州网讯 (通讯员 徐子寅 记者 朱轩卿) “李总,此前暂停的订单,现在可以安排生产了。”5月19日一早,扬州丰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成忠接到了美国客户打来的越洋电话。近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扬州外贸企业立即改变生产节奏,不少企业迅速安排工人加班加点生产,赶工此前未交付的订单。
丰禾食品去年与美国一家食品企业达成合作,专供扬州包子。按照正常流程,每个月都要发固定数量的货柜前往美国,待上半年订单完成后,客户会续签下半年订单。“上个月,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后,美国客户立刻打来电话,让我们停止发货。”李成忠告诉记者,整个4月份,除上半月发了几个货柜外,下半月合作一直处于暂停状态。
中美日内瓦经贸高层会谈后,“重启”的美国订单给包括丰禾食品在内的一众外贸企业带来利好。“当务之急是要把4月份没完成的三四个货柜的订单给补上,然后再根据客户需求,在90天‘窗口期’内尽可能多发货,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李成忠说。
与丰禾食品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同在扬州食品产业园的牧美公司。
牧美公司专业从事毛绒玩具、旅游用品、文娱周边产品的定制生产,与美国客户常年保持合作关系,有一整套设计、生产团队。“我们专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设计、生产服务,如果客户弃单,相关产品是没有办法转卖给其他客户的。”牧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外贸形势变化,公司目前正安排人手加班加点,争取在“窗口期”内多赶制美国订单。
由于国际经贸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扬州外贸企业也在苦练“内功”,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经过这些年努力,我们坚持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如今外贸仅占公司总营收的15%左右。”李成忠认为,抗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深耕国内市场与开拓新兴市场,“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一切困难总会过去。”
为帮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园区和部门也在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扬州食品产业园积极打造“园区企业内循环”,在信息、政策、用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引导进园企业之间互通人力资源、市场资源、政策资讯,以“一方有需,八方来援”的产业链发展合力,共同抵御“寒冬”“播种”未来。
责任编辑: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