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当前,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在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公道正义、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是当今世界的稳定、向善、进步力量,更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同时,全球南方既承担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又面临着相似的发展挑战,亟需巩固团结、加强合作。4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会见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此次访问彰显中国支持全球南方国家走好现代化道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为世界发展繁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更是全球南方面临的共同时代课题。全球南方国家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壮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相继实现独立和发展,在推进自身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勇毅前行。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全球南方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现代化之路并非唯一选择,亦非最优选择。
新的时代必将赋予现代化以新的内涵。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全球南方应着力于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实现各国持久互利合作;推进人民至上的现代化,提升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共存;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和平安全的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样,中国现在也处于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我们正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中国在历史上同南方国家携手奋斗,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进程中结下深厚友谊。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同广大南方国家坚定站在一起,共同发展、共同振兴。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我们深知,没有全球南方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现代化。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全面深化与全球南方的各层面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支持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以正式成员、伙伴国、“金砖+”等形式加入金砖事业,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
近年来,中国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牵头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促进各国人文交流和治国理政互学互鉴。这些合作举措顺应了全球南方求团结、谋发展、促变革的共同心声,充分表明中方从来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南方振兴的“行动派”。
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所有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世界和平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南方振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面对更加变乱交织的世界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南方要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协作,积极塑造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国际与地区环境。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主张与全球南方共同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扩大全球南方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近年来,由于一些国家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堵点增多、国际贸易疲弱等因素,国际上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悲观论调时有出现。然而,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尽管出现了一些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中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倡导与全球南方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推动构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动荡与局部冲突加剧,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和平赤字、安全赤字愈加严重。中国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主张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呼吁包括全球南方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和平安全的全球环境,携手打造安全共同体。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发出和平之声、共谋发展之路、夯实合作之基,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新篇章。(作者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