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中千帆竞发,九龙湖上百舸争流。“金蛇献瑞 龙舞九州”2025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开赛在即,为磨合运动员阵容,熟悉水域情况,连续多日,赛事组委会安排龙舟队伍进行适应场地训练,确保各参赛队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各县区的龙舟队队员们斗志昂扬,训练场内鼓声震天,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 □洪观新闻记者
东湖区:创新“分段式训练法”
“江水连世界,东湖赛蛟龙!”5月21日清晨,铿锵有力的口号呐喊声划破晨雾,拉开了当日东湖区龙舟队训练的序幕。在东湖区龙舟队训练基地,一艘红黄相间的龙舟破水而行。“左桨深插,右桨跟上!注意腰部发力!”教练韩善心手持扩音器,紧盯队员的每个动作。“龙舟赛比的不仅是力量,更是团队的默契。0.1秒的节奏偏差,就可能落后一个船身。”韩善心说,为此,他设计了“分段式训练法”:先分解划桨动作,再逐步串联,最后模拟实战冲刺。
据了解,东湖区龙舟队主要由龙舟爱好者组成,共35人,其中,既有年过五旬的“老江湖”,也有初出茅庐的“00后”小将。
西湖区:“以老带新”实现突破
“临近赛前,训练已经迎来了一个调整阶段,更多侧重于技术和团队配合方面。”西湖区龙舟队教练范文凯介绍。5月21日,在西湖区龙舟队备战现场,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团体配合顺畅,已然调整到临站状态。
今年,西湖区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强劲队伍,其中有经验丰富的领队、教练,也有数十名“00后”热血青年。老队员们深谙龙舟竞技的节奏与技巧,年轻队员们则个个体能充沛、学习能力强,他们在训练中加紧磨合,经过1个月的集中训练,已经默契十足。这种“老带新”的组合,既延续了龙舟文化,也为团队水平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范文凯介绍,相比于往届,本次比赛将更加着重强化起航能力,现在队员们将争取做到起航“零失误”,保持起步就领先的良好态势。
青山湖区:增添别样巾帼力量
连日来,青山湖区龙舟队精心筹备,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紧张的备战训练中。
这支龙舟队成员构成多元且富有特色,由辖区内群众、退役运动员和水上运动爱好者组成。其中,两名女队员的加入,更是为队伍增添了别样的巾帼力量。在年龄结构上,青年运动员占比超半。
为了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青山湖区龙舟队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多维度的科学训练方案。在体能训练方面,队员们通过长跑、力量器械训练等方式,全面强化耐力、力量与速度;技术训练环节,教练组带领队员们精抠划桨姿势、划水角度等细节,以此增强龙舟行进的平稳与效率;战术训练则针对不同对手和比赛场景,制定了多元化的策略,确保在赛场上能够灵活应变;此外,常态化开展模拟比赛,通过还原真实比赛场景,帮助队员们熟悉比赛流程和节奏,有效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
南昌高新区:不断磨合日益默契
5月21日,在南昌高新区训练场上,一支由33位成员组成的“热血队伍”——南昌高新区龙舟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赛前训练中,为即将到来的比赛秣马厉兵。
训练现场,队员们身着统一的训练服,搭配鲜亮的救生衣,整齐列队于龙舟之上,个个精神抖擞。随着教练一声令下,划桨整齐入水,平静的湖面瞬间被打破。队员们双臂肌肉紧绷,动作整齐划一,有力的鼓点如奋进的号角,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热血。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疾驰,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溅起的层层浪花仿佛也在为这支队伍加油助威。
训练中,队员们不断磨合,配合日益默契,在起桨落桨之间,传递出勇往直前的信念与决心。
红谷滩区:全力投入一展风采
5月21日清晨7时多,红谷滩区龙舟队的队员们开启了一天的高强度集训。训练室内,划船机的运转声、队员们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大家分批进行着划船机训练、卧拉耐力训练以及硬拉等体能项目。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浸湿了衣衫,可没有一人喊苦喊累,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在训练中不断锤炼耐受力,磨合团队节奏与协作能力。
上午9时,队员们准时下水训练。“咚咚咚……” 激昂的鼓点声划破湖面的宁静,瞬间点燃了训练场上的激情。队员们整齐划一地挥臂划桨,随着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号子,龙舟昂首奋进。
“为了这次比赛,我们每天训练8小时以上,并不断加大训练强度。” 队员王俊贤说,“现在重点训练方向是速度提升。”
红谷滩区龙舟队由辖区龙舟爱好者和考入水上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共同组成,平均年龄仅22.6岁,是一支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高水平队伍。自今年3月初接到参赛通知后,红谷滩区迅速行动,4月份便开启封闭式训练。5月11日起,队伍在九龙湖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目前已训练了10天。
进贤县:本土选手集聚发力
在进贤县罗溪镇塔岗村罗家山附近的青岚湖水域,进贤县罗溪龙舟队的队员们正在加紧训练,积极备战2025南昌国际龙舟赛。
进贤县罗溪龙舟队组建于1998年,有丰富的赛事经验,曾多次参加南昌市组织的龙舟赛事并取得好成绩。本次赛事进贤县罗溪龙舟队将参加县区组33人龙舟800米直道竞速赛。“为了准备这次比赛,队员们都很拼。800米直道赛不光要求技术,还要求体能,所以我们训练重点是首先技术要统一,然后就是启航、中途、冲刺三个阶段的战术。除了水面训练,在陆地上也会进行核心力量以及体能训练。我们队员都是本土选手,团队氛围非常好,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进贤县罗溪龙舟队教练朱少全表示。
南昌县:补齐短板力求突破
连日来,南昌县虎山龙舟队正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全身心投入高强度集训之中,向着再创辉煌的目标全力冲刺。
这支队伍由1名鼓手、1名舵手以及32名选手组成(含2名候补队员),队员平均年龄30岁,队伍呈现出“老带新”模式。
“大家注意,下水后,前几桨一定要发力,把速度提起来!”教练站在岸边,大声地向队员们叮嘱着。
“一二,一二……” 随着鼓手有节奏的鼓点声,队员们齐声呐喊,手中的船桨整齐地插入水中,又迅速地抬起,动作一气呵成,龙舟破水而出,在湖面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水花。
据了解,此次备战,南昌县虎山龙舟队采取了高强度的训练模式,早在一个月前,便前往外省进行封闭式训练,每日训练时长达到6小时,教练团队针对每个队员的特点,精心安排训练方案,力求最大程度发挥队员长处,补齐短板,全面增强队员的体力、耐力,提升队员之间动作的协调性。
“我们这次备战的重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恢复队员体能,二是规范动作,三是提升技能。”南昌县虎山龙舟队领队肖军介绍。
南昌经开区:专注打磨每个动作
开赛在即,南昌经开区龙舟队火力全开,以分秒必争的劲头投入高强度集训,确保以最佳状态、最优水平投入到比赛中,争取再创佳绩。
训练水域上,南昌经开区龙舟队队员身着统一队服,在教练的精准指导下,专注打磨每个划桨动作——桨叶入水时刚劲有力,破水划动时整齐划一,收桨提势时利落流畅。队员们在一次次挥桨中寻找默契,在一次次冲刺中凝聚合力。
据南昌经开区龙舟队相关负责人胡敏杰介绍,此次赛事,南昌经开区龙舟队派出34名队员组成“水上战队”(含1名替补)。
“队里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压阵,也有充满活力的年轻队员加入,经过这段时间磨合,大家配合越来越默契!”一名老队员目光坚定,言语间满是对胜利的渴望,“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赛出经开区的精气神!”
“500米急救圈” 5分钟内响应
红谷滩区将安排12辆救护车、设置10个医疗点分布在龙舟赛活动现场各区域,同时配备1架救援直升机,形成“500米急救圈”,现场医疗救治指挥中心可实时调度,确保5分钟内响应现场需求。红谷滩区卫健委医政医管负责人郭建华说,红谷滩区创新“水陆空”立体救援模式,水上救援优先转运至九龙湖南岸1号点位,由救护车直送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院区),并积极与市卫健委对接,协调7家省、市直医院纳入定点转运救治医院,“这些医院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伤病员能够得到优先、快捷的检查、救治和住院治疗。”
300台移动公厕今日投入使用
记者站在九龙湖畔看到,赛道附近的杂草已经清理完毕。 在不远处的地方,来自南昌市聚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移动公厕保洁项目负责人程光伟正带领30多位工人安装移动公厕。程光伟告诉记者,围绕九龙湖片区,设置了15个移动公厕点位,“300台移动公厕,现场高峰期还将配备80名保洁保障移动公厕卫生,安排了吸粪作业车6台,现场管理员10名,公厕按分组巡查,再加上九龙湖公园原有的固定公厕,可以基本满足现场观众的需求。”据介绍,所有移动公厕5月22日即可投入使用。
上一篇:宜君花溪谷百万株芍药盛开
下一篇:让城市成为真正的“文化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