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芳 通讯员 马竞 王方
日前,连云港的蔚蓝海域见证了历史性一幕——在洋井码头,利比里亚籍油轮“谢丽尔”轮缓缓驶离泊位。这艘装载我国首批出口生物航油的巨轮,在完成40小时的高效装船作业后,正式启程开赴国际市场,标志着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码头上,随着高大的输油臂与“谢丽尔”轮顺利完成脱离,工作人员对管线阀门进行了细致检查,确保无残留、零泄漏。“生物航油对储运要求极高,我们充分发挥在罐区、港口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先进的储罐、管线处理工艺,实现了生物航油储运过程质量合格率100%。”洋井码头公司负责人刘立立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作业损耗率控制在0.8‰以内,远低于行业2‰的标准,不仅节省了近2000吨的废料处理费用,更为生物航油的首次顺利出口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国内首个合规出口的生物航油项目,这一突破性进展离不开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政策指导。洋井集团是连云港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企业,其下属洋井码头公司建设运营的公共罐区、公共码头地理位置优越,作业货种丰富,覆盖了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及周边产业80%的液体化工品类,提供了从港储到运输的全流程服务。洋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不断推动港口运营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此次生物航油出口对洋井集团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面对新兴绿色能源产品的出口需求,洋井码头公司凭借其扎实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迅速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性制定了“汽运+海运”的作业流程方案,通过充分发挥其在绿色航运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优势,依托先进的装卸设施和专业的服务团队,成功实现了生物航油的顺利出口。
生物航油作为航空领域的新型低碳环保能源,其推广应用对减少航空业碳排放、促进绿色航运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此次成功出口不仅是洋井集团实施绿色港口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我国生物航油产业正式登上国际舞台。洋井集团与生物航油生产商嘉澳新能源公司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航运发展新路径。
“双碳”背景下,洋井集团始终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未来,集团将持续加大在绿色航运领域的投入与创新,不断提升港口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为更好服务包括生物航油在内的各类绿色能源产品,洋井集团将持续优化船舶装卸、仓储和中转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集团也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寻求与更多绿色能源企业的合作机会,携手推动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
海天之间,“谢丽尔”轮渐行渐远,汽笛声与涛声交织共鸣。连云港这座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焕发新生的东方大港,正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笔,在蔚蓝画卷上书写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篇章。
上一篇:5年发现2000余物种新记录
下一篇:深入理解践行大农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