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指南称,“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后来又将上述措辞调整为“警告业界使用中国先进计算机芯片,包括特定华为昇腾芯片的风险”。但不管怎么改,说白了,就是明着给中国发展高科技“下绊子”,用的是“莫须有罪名+长臂管辖”的老套路。对此,中国商务部于5月19日和21日先后两次发声,斥责美方“手伸得太长,是典型的单边霸凌行径”,并表达了中方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决心。
美方此次政策的实质,是试图将其国内权力意志强加于全球市场,对中国高性能计算芯片进行全方位围堵,意在阻断中国芯片的技术迭代,剥夺其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资格,迫使全球企业继续依赖美国芯片。最过分的是,华盛顿的“长臂”甚至要干涉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使用中国自己生产的芯片,这是对14亿多人发展权的极度藐视。科技进步是每个国家增强竞争力、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不是谁能剥夺的。世界并非专门为美国厨房备菜的“菜园”,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都应是平等并受到尊重的。
绊倒别人就能让自己永远领先?答案必然是不能。就在美方“下绊子”的当口,从中国高科技产业传来两个好消息。华为正式发布全新鸿蒙电脑,小米则宣布开始量产3纳米芯片。业内人士认为,这两家中国企业宣布的新突破,正是美国长期占优势、同时对我严防死守的关键领域。中国科技企业正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全面迸发的创新活力,努力超越向西方公司缴纳高昂“数字税”的年代。从“两弹一星”到5G网络的全球领先,从“深度求索”到神舟二十号的成功飞天,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反复印证:外部封锁只会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地点燃中国科技发展的斗志。
一个发展中大国科技潜力的爆发,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保持优势地位的传统强权大国造成心理冲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若一口咬定中国发展科技是为了“取代美国”,那就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和自寻烦恼,但这恰恰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华盛顿政客顽固的对华认知,他们还是从中美战略竞争甚至“科技冷战”的狭隘视角去看待中国。实际上,中国科技发展服务于国内经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民生理想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中国的科技发展,包括华为的昇腾芯片、小米的芯片研发在内,客观上为世界提供了更多选择,加速了人类科技发展的脚步。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科技企业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同时蹚出一条既适合自己、又能惠及更多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从不是为了“扳倒”谁,而是邀请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非洲城市街头的电动大巴,中东沙漠深处的光伏电站,东南亚偏远村庄的卫星信号……在世界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科技生态注入的澎湃活力。在提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的同时,中国也向世界普及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路径:即这个世界除了你输我赢、零和博弈,还有合作共赢、做大做强,正是这条携手为世界做增量的全球化大道,托举起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期。
正因如此,“下绊子”对付中国科技崛起不可能得逞,因为中国企业的身后是一个高度分工合作的生态圈。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荷兰的光刻机、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供应商、美国的芯片制造商,都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华盛顿在这一各国都高度重视的赛道上“下绊子”,不仅会遭到中国企业的坚决反对,也势必遭到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各国企业的反对,其中美国企业显然也不在少数。而这个贴着保护主义标签的“绊子”,从长远看也无助于美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1世纪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上,“谁赢谁输”早已是短视与过时的思维,“普惠包容”才是实现发展的共赢之道。希望美方立即停止这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错误作法,停止用歧视性限制措施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遏制打压。在高科技这个赛道上,不是靠“绊”就能赢的,公平竞争、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正确的奔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