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锂业巨头天齐锂业(002466)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成都召开。公司董事长蒋安琪主持会议,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就投资者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回应。蒋安琪认为,碳酸锂价格正处于磨底期,但无论行业如何变化,具备核心、持续竞争力的企业始终会发展得好。
“请股东们对公司抱有信心。”她表示。
自2010年以来,锂电行业经历了两轮较大的价格波动周期。第一轮波动在2015年至2019年,碳酸锂价格经历了从4.2万元/吨低点涨至18万元/吨的高点,再跌至2019年底的4.8万元/吨。这期间,碳酸锂峰值价格是最低点的4倍多。
当前,锂电行业正处于自2020年以来的第二轮波动。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最高涨至近60万元/吨,如今已震荡回落至6万元/吨附近。
碳酸锂等锂盐材料的价格走势,直接关系整个行业的盈亏,备受市场关注。
股东大会上,蒋安琪表示,前期新的资本等的介入,使得行业产能暴增。自2024年起,锂盐供应量过剩已成为行业现实。
“公司不会对(锂盐)具体价格做数字上的指引。”但她认为,目前价格已经进入磨底期。
在她看来,(锂盐)行业能够长期存活发展的一定是拥有好的资源、技术团队、持续经营能力、客户群体、研发能力、产品储备的企业。无论行业如何发展,这些企业都会发展很好。
据公开资料,天齐锂业也是国内首家且目前唯一一家实现100%锂自供的公司,其核心资产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是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锂矿项目,也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锂辉石矿山。
“公司不认为接下来的竞争会减少,但只要具备持续竞争能力,长远来看,股东的投资就能获得成功(回报)。”蒋安琪表示。
她进一步指出,目前天齐锂业从上至下都秉承着“持续保持竞争力,降本提质增效”的理念,“把重心都放在推进现有项目上,并学习和优化海外资产管理能力”。
2024年,锂电行业整体表现低迷。据媒体报道,2024年,锂电行业90多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02万亿元,同比减少10.2%;合计净利润638.31亿元,同比减少11.9%,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但降幅收窄(2023年同比下滑31.8%)。
“市场低迷更需要企业强化内功修炼。”蒋安琪称,公司这几年在持续加大对人才培养、研发等方面的投入。
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天齐锂业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37.49万元、4362.07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3.75%、43.61%;增长原因系委托研发和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同比增加。
“这些投入始终围绕公司的主营在进行,一定是为推出新一代的产品,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所服务。”蒋安琪表示,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电池需要新的材料支持。公司已经实现了一些材料的批量生产,并将进一步进行参数优化等。
公司董事、总裁夏浚诚表示,固态电池是最有望实现的下一代高效锂电池。天齐锂业在正负极、电解液等关键材料上有先发优势,正在同下游企业进行多方面的研发合作,“在新一轮的高效能电池爆发过程中,公司应该能够扮演关键原材料的角色”。
在2024年年报中,天齐锂业判断,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安全性能,有望与液态电池形成互补发展的格局。未来,固态电池应用范围的逐步推广将带动相关材料及锂资源需求的增长,为整个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