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殷高峰
据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官方微信号消息,近日,金风科技成功签约在阿曼的首个风电项目——Riyah=1&2风电项目。该项目由阿曼国家能源公司(OQAE)和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共同开发,总容量达234兆瓦,是目前阿曼规模最大的风电开发项目,也是OQAE为传统石化行业去碳化打造的首个项目,将为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提供绿电。金风科技将为其提供风力发电机组。
这仅仅是中国风电企业近年来出海的一个缩影。全球风能协会(GWEC)发布的最新年度供应侧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风电制造商海外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5.4GW。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景能源”)、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等企业斩获多个海外订单。
“风”势凶猛
2024年,风电发展势头凶猛。据GWEC发布的《2025全球风能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GW,创下历史新高。
GWE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29家风电整机商在全球共安装了23098台风机,其中18家企业来自亚太地区,8家企业来自欧洲,2家企业来自美国,1家企业来自中东。由于国内市场的强劲增长,中国风电整机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全球前四家风电整机商均来自中国。
根据英国能源智库Ember的报告,2024年全球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8.10%,是过去十年中占比增速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风能发电具有环境影响小、建设周期较短、装机规模灵活等特点,已成为清洁能源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种类之一,目前各国均出台有鼓励风电发展的系列政策,推动了风电的快速发展。”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GWEC统计,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4年的370GW增至2024年的1136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1%;全球风电年度新增装机容量从2014年的51.7GW增至2024年的117.0GW,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此外,《2025全球风能报告》中提到,到2030年,全球风能行业将以8.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仍将保持比较高的增速。我国的风电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行业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度。”王铁山称。
中国企业加速“扬帆出海”
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也正成为我国出口的又一强劲增长极。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风力发电机组2024年出口同比激增71.90%;2025年一季度出口进一步同比大增43.2%。
“中国风电出海近年来增势迅猛,主要是我国风能产业链齐备,上中下游企业能够高速有效地完成产业链对接。同时,中国风机在成本上也具有明显优势。”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远景能源、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引领下,中国风电企业出海速度在不断加快。
据悉,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远景能源在2024年斩获10GW海外订单后,2025年至今新增海外订单已超5GW,占到中国整机商新增海外订单六成以上。
金风科技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公司在摩洛哥、菲律宾、格鲁吉亚、纳米比亚等其他市场也相继获得业务突破;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已遍及全球6大洲,42个国家。截至2024年底,金风科技国际业务累计装机8780.60MW。
作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龙头企业,大金重工“海外海上”业务发展稳健。根据公告,公司今年以来已经签订两个折合人民币10亿元左右的海外订单。
大金重工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未来,公司将重点提升在欧洲海风基础结构领域的优质订单份额,促进经营业绩的进一步提升。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国产风机的成本和价格优势有望转化成为中国风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测算,2010至2022年间,中国海风的总成本降幅约为43.3%,同期,欧洲的海风降幅成本约为25.2%。在风机大型化、塔筒升高等升级趋势下,中国风机的度电成本降幅高达59.2%。
国海证券预计,2025年,国产风机出口量有望达11GW。“十五五”期间,国产风机出口量则有望达年均20GW,打开中长期市场空间。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风电企业已从初期的‘产品出海’转向多种出海模式,比如海外建厂、合资建立供应链、全产业链输出等,竞争优势在不断提升。”屈放表示,对于我国风电产业而言,部分核心技术仍然需要突破,如大功率机组的主轴承、控制系统等。同时,风电出海也存在潜在风险,如地缘政治,关税壁垒等因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