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背景
裕泽园社区玲珑花园小区建成于1999年,内有23栋楼、70个单元,居住户387户,是高端低密度花园洋房小区。居民经济收入高、知识层次高、维权意识高。小区完成双管改造(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后,内部道路“开膛破肚”,路面坑洼不平并伴有扬尘,居民出行不便,迫切希望改造道路。
二
经验做法
步骤一:共商共议 提出筹资方案
2025年3月,小区双管改造后,居民对双管改造公司提出的挖哪修哪方案不满意,强烈要求彻底改造,包括路面整体平整、人行步道改造、雨污水管改造、检查井高度调整等等。为此,社区党委组织现场踏勘、专业测算、议事协商,制定精细化道路改造方案,预估费用为400万左右。由于路面改造需在雨季前完工,但是申请公共维修资金耗时较长,小区公共收益缺口较大,所以社区党委联合业委会,提出采用业主集资方案,获得居民认可。
步骤二:初步征集 尝试分摊费用
社区党委协调双管改造公司出资40万元(供暖管网施工路面恢复费),并将其和61万元停车费作为兜底资金,推动改造工作提上日程。为了精准掌握每一名业主的现实情况、思想动态以及集资意愿,社区党委牵头入户进行第一轮集资和意见征集。征集内容为,根据项目预算、专有建筑面积、房本建筑面积,按比例计算每名业主分摊费用。分摊集资方案得到62.8%居民支持,遭到10%居民反对,还有27.2%居民持观望态度,最终第一轮共集资194万元。社区党委联合业委会深挖每一张反对票背后的原因,分类进行任务分解,确定主攻目标人群。并在赞成票人群中筛选出一批政治觉悟强、群众威望高、热心社区公共事务、善于调解矛盾纠纷的退休工程师、律师等社区能人,破解僵局。
步骤三:求同存异 表决垫资方案
社区党委依托“裕才红坊”议事平台,经过近20轮次沟通,协调开发商、职能部门、公司户代表、社区能人共同做通开发商大业主、驻京办、公司户等人群工作,达成了“能出钱的出钱,不出钱的投票”这一思想共识,确定了以“居民自愿筹资、公共收益返还”的方式再次筹备修路资金,明晰了将公共收益和车位费作为资金返还来源,制定了《玲珑花园道路升级改造集资方案》。这一举措聚同化异,兼顾各方利益,求得了“最大公约数”,并以71%投票率高票通过业主大会。
步骤四:签订协议 明确返还路径
为了保障集资业主权益,社区党委勇当“信誉担保人”,并为全体业主算了一本明白账,仔细盘算当前每年固定公益收入及未来几年可预知的额外收益,预测5年内完成全部资金返还。社区党委联合业委会制定了《业委会向个人借款协议》,协议详细规定每年固定返还20%本金,同时对在借金额给予年利4%回报,若公共收益富裕,将加大返还力度。同时,业委会为集资业主颁发支持小区建设集资证书及开具收据,为集资业主筑牢一道道资金安全防线。
步骤五:呼吁号召 掀起集资高潮
社区党委联合业委会,以1份1万元为单位、以“先到先得”为原则,发起微信群集资接龙,鼓励党员同志、社区能人、热心居民带头接龙。第二轮集资没有了金额限制,接龙的第1天,20份、10份的大额资金激起了全体业主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在接下来的短短10天内,共集资150万元。更有不少居民表示,没有抢到“包圆儿”机会。
步骤六:资金共管 款项公开透明
344万集资款项均存入小区共管账户,由业委会和物业共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款项支出确保事项全公开、过程全规范、结果全透明、监督全方位,道路施工的单位由招投标选出,工程量经评审审定,改造全流程接受全体居民、业委会、监理公司监督,每周召开监理会,实现工程管理的“可视、可控、可追溯”。
三
经验启示
议事平台是基础。社区党委依托“裕才红坊”议事平台,发挥党建引领红色纽带作用,充分激发业委会、物业、产权方、供暖公司、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参与热情。
能人带动是关键。社区能人亮身份、做表率,推动居民从道路维修的“围观者”变成“同行者”。
法治支撑是保障。从集资方案表决、垫资协议签订、款项返还管理等各方面各环节,注重集资业主权益保障,消除后顾之忧,让其安心、放心、顺心地参与社区治理。以“居民自愿集资垫资、公共收益返还”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营造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社区氛围,终将“烦心路”变成了“舒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