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色斑驳的钢架结构硬朗冷酷,火红色的灯光中,《千年等一回》《广寒宫》等歌曲冲破高炉向外传递。昨晚,“钢铁之音·未来之境——2025常思思全景域沉浸式跨界概念独唱音乐会”在北京首钢园三高炉上演。著名歌手常思思用百变的嗓音和沉浸式的舞台,让音乐与工业遗存产生激烈的碰撞。
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见证,首钢三高炉曾承载着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辉煌记忆。在转换为文化地标后,三高炉虽然曾多次举办演出与展览,但鲜少上演个人专场音乐会。此次常思思将音乐会选址三高炉内部,将高达70米的巨型炉体与现代声光电技术交织,营造出兼具历史感与科技感的独特舞台。
原有的工业齿轮、管道等元素赫然在目,音乐会的主舞台就在高炉内,与钢铁元素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舞台上,常思思的声音时而花腔,时而流行,曲目设计上也非常大胆,既有《春天的芭蕾》《玛依拉变奏曲》《汉服青史》等常思思的经典声乐代表作,也有选自音乐剧《剧院魅影》的高难度作品。此外,改编版的《千年等一回》、风格灵动俏皮又兼具超高花腔的《广寒宫》,也在她的演绎下让观众眼前一亮。
跨界也是这场音乐会的一大特色,国乐演奏家方锦龙、说唱歌手早安、音乐剧演员金圣权的加入,使音乐会风格更加多元。常思思在主舞台上引吭高歌,另一边的副舞台上,国乐演奏家方锦龙激情演奏,声光电特效还打造出一只虚拟蝴蝶,在高炉中翩翩飞舞,让观众无比惊叹。
打造这场视听盛宴的,是曾参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开幕式制作的团队,著名导演、制作人沙晓岚担任本次音乐会的特邀艺术顾问,吴艳担任音乐会总导演。“首钢园具有鲜明的钢铁质感,也自带科幻的质地,常思思是一个喜欢跨界的人,她不仅在唱法上尝试跨界,在音乐会场地的选择上也希望有所突破。”吴艳介绍,为了这场音乐会,常思思与制作团队对音乐的呈现效果、声场和环境的布置都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希望让工业遗址成为全新的文化载体。
“在这里唱歌,能感受到历史与未来的双重回响。”演出结束后,常思思感慨道。她透露,为了适应三高炉特殊的声场环境,团队专门调整了电声乐队与弦乐团的配器编制,让音乐在工业空间中产生更具张力的共鸣。一夜欢歌,常思思用艺术的柔美与工业的粗粝对话,在首都北京留下独特的文化记忆,“艺术家应当成为连接不同时空的桥梁,我们让钢铁听见了歌声,也让歌声记住了钢铁。”
本报记者 韩轩 文 方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