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5月15日,雷军在微博上扔出一颗重量级炸弹,宣布小米自研手机处理器有了开花结果式的重大进展——玄戒O1诞生了。
这一时间节点,是雷军因为小米汽车事故微博长时间“闭关”后复出,感慨几十年未有之人生心情低落时,也是中美高科技比拼,尤其是对华先进工艺芯片加大打压力度之时,各种情景都给玄戒O1涂抹上了别样的舆论效果。
玄戒O1真的是“魔戒”吗?
据小米和雷军公布的公开信息显示,经过4年多时间,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人民币,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雷军把这款SoC的研发原初点上溯为2021年,并且表示“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层核心赛道,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这里,恳请大家,给我们更多时间和耐心,支持我们在这条路上的持续探索。”
近来几天,外界对玄戒O1的各种拆解越来越多。目前基本确定其CPU采用10核架构:分别是2个3.9GHz超大核+4个3.4GHz大核+2个1.89GHz中核+2个1.8GHz小核;GPU则是用了Immortalis-G925。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5月20日发布公告,表示高端智能手机将继续搭载高通的骁龙8系列处理器,并将应用于在中国及全球市场销售的数代产品,且协议期内销量逐年递增。
再加上由于玄戒O1采用了最新的ARMv9公版最顶级的X925以及G925,也就是外购了ARM的顶级IP,而且5G基带芯片也用了外挂,因此玄戒招来了外界的众多嘲讽,比如说小米的“房屋设计就是在装修好的房间内搬进了几件家具”等等。
小米董事长雷军
更有甚者,坊间目前盛行一种说法,让小米采购公版IP,“阉割自研底色”,继续搭载高通芯片在旗舰机上,这就是海外合作伙伴送给小米的一个“魔戒”,很有诱惑力,但意图在于控制和让小米产生依赖。
这一论点将商业竞争庸俗化为政治隐喻,本质是用虚构的文学叙事消解科技创新的价值。小米玄戒凝聚着中国科技企业在传感器融合、AI算法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其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数据均透明可查。所谓“魔戒陷阱”的阴谋论调,既忽视了中国企业近年在全球产业链中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突破,也暴露出对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的曲解。
将友商正常的产品迭代异化为“战略陷阱”,本质是泛政治化思维的产物。中国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靠的是千万工程师的智慧沉淀与市场化机制下的良性竞争,而非幻想中的"权力游戏"。这种牵强附会的叙事既贬损了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精神,也违背了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时代要求。
如果仅用是否采用公版CPU和GPU,那么联发科旗舰级别的9300以及新推出的9400系列应该和玄戒共享嘲讽叙事。
当然,联发科在CPU和GPU上都有非常有技术含量的“魔改”,比如CPU方面业界首创的抛弃小核,采用全大核架构,通过“深度沉睡-立即唤醒”模式减少功耗;还采用了“GPU+NPU”模式,升级了光线追踪性能的能效,在3500-4500元人民币价格段手机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
玄戒在IP的二次开发方面无疑落后竞争对手联发科和高通,但也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研发经验和团队搭建技巧。
多年前,28nm工艺的澎湃S1芯片虽然时运不济,但小米当年采用了“多点开花”的策略,比如澎湃C1影像芯片、P系列快充芯片、G系列电源管理芯片、T系列信号增强芯片、D系列独显芯片等轻量级芯片多维出击,形成了以轻量级拱卫CPU、GPU这些手机大芯片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为团队的数字+模拟集成,软硬件融合和板级设计打下了基础。
外界还注意到,小米玄戒O1是“第n家”自研5nm以下的手机处理器芯片厂商的作品,不过,这样一个事实还需要仔细地进一步辨析。
比如说长期以来,三星旗舰手机往往搭载高通最新一代的处理器,三星Galaxy S25系列手机用了骁龙®8至尊版,也采用了先进的3nm制程工艺。
既有先进芯片代工业务,也有先进芯片设计业务的三星却非常谨小慎微,每年发布的最新旗舰级都不太敢用自家的Exynos系列,而是非常鸡贼地在手表上试水,比如用在最先进的Galaxy Watch上,以降低舆论风险。
但小米发布的玄戒O1,胆识绝对要超过三星。小米并没有采用搭售或者小批量试水玄戒的策略,而是上来就要用在自家的高端机上。
各种信息显示,小米15s 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ultra有望首发玄戒O1,这也是小米“十年磨一剑”的信心和底气。
玄戒,绝非仅仅是一颗手机SoC
玄戒O1的发布,在小米的生态产品链布局上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我们不妨把时间节点拉到一年前,看去年几乎同期小米财报发布会上的一系列数据。
当时,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达到了14.6%,并且在拉美首次排名第二,东南亚重新回到第二,中东稳居第二,手机毛利率达到了12.1%,集团季度总营收接近890亿人民币,海外收入约43%,综合毛利率超过20%,是当时全球前5大手机厂商中出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家。
过去十年全球头部手机厂商市占率前五名
我们还要附上卢伟冰在财报会上的两个金句:
“一个品牌能不能把高端做起来,就看它到底有多少家品牌专卖店,其中的关键就是供应链管控。”
“我们的小折叠手机一发布,就发现大约42%的用户是来自于iPhone用户。这几年,我觉得我们的产品的对标提案的提升,不仅仅是净抢夺增量市场,还抢夺同行的存量市场,在4000-6000人民币价位的手机上,我们做得很扎实了。”
经过多年稳步发展,时至今日,小米的三条增长曲线都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布局:以手机、平板和可穿戴为核心的个人设备,以大家电和生态链为核心的家庭智能设备,和以汽车为核心的出行智能设备。
玄戒O1的出世,契合了小米在综合方位上的企业成长。须注意到,小米汽车SU7推出之后,毛利为15.4%,比手机业务的毛利高出3个百分点,有点反行业直觉。须知,苹果当年造车的一大阻碍,就是担心汽车过低的毛利拖累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这说明小米在各条战线上都坚持了长期主义原则,并没有被资本市场绑架。
而且卢伟冰还表示,在高端机型的制造端,小米准备自建智能工厂,采用20%自建+80%外包代工的模式,灵活调控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玄戒O1是小米自我把控高端市场生态很重要的一步棋,通过玄戒O1的推出,小米既可以配合智能工厂建设和第一曲线的攀升,也可以增加商誉继续升高市占率,还可以增加对高通的议价权。
结语:不可小看“小米+台积电”
当年OPPO哲库团队宣布解散时让业界唏嘘不已。玄戒O1的落地,至少打破了一种传言,即哲库担心美国有可能卡住其3nm自研处理器的脖子,因地缘政治风险而放弃了该项目。
更加接近真相的原因是OPPO还是缺乏长期主义的根基,没有多元的增长曲线平摊高端芯片流片的成本,还因为研发团队的搭配(比如挖了很多联发科的骨干)等一系列问题让哲库胎死腹中。
小米+台积电二代3nm代工的模式,对中国高端芯片产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与台积电在3nm节点的深度合作,中国企业得以积累先进制程设计经验,推动芯片设计企业、封测厂商与材料供应商的技术协同创新。据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每1美元芯片产值可带动上下游10美元经济效应,小米此举将刺激国内EDA工具、光刻胶、大硅片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该合作构建了“国际先进产能+中国终端市场”的产业闭环,使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分工中逐步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规则参与者。
从战略层面看,此举为中国突破EUV光刻机等核心设备封锁争取了缓冲期。通过与台积电3nm代工形成技术代差互补,中国半导体产业正构建“自主攻坚+国际协作”的双轨发展模式。这种“以市场换时间”的战略,既保障了当下高端芯片供给安全,又为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的突破赢得战略机遇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