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1日讯(记者 沈述红)当前,围绕着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变革、科技变革、企业变革相互交织,各大行业与公司纷纷找寻自身节奏,在“新质”奔涌中逐鹿,以求新机。
5月19日至5月20日,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富达国际亚洲(除日本)股票投资总监Gary Monaghan、安本投资亚太多资产投资主管Irene Goh、瑞士百达资产管理 亚洲(除日本)首席执行官赵俊杰、施罗德投资北亚区行政总裁、亚太区业务策略主管Gopi Mirchandani等多位外资机构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对中国投资机遇的看法。与会嘉宾认为,中国正在重塑全球宏观格局,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升生产力,这与不少外资机构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
外资机构人士分析,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在人工智能供应链、半导体本地化、机器人、生物科技药物发现等行业发展或较为乐观。从更长期的角度看,外资机构更希望找到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的大趋势,如中国的脱碳、能源转型,这给了全球投资者很多确定性,他们希望更早识别到其中能为世界作出不同改变的企业,并进行投资。
新质生产力也颇受交易所关注。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总监王建伟提到,深交所未来将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体系,更大力度支持深市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更具吸引力和投资价值的优质上市公司,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投资机会。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契合外资机构投资需求
中国新质生产力蕴藏的巨大发展能量,正在为各家外资机构们所关注和挖掘。
“在全球角度看,我们观察到,新质生产力已经重塑了全球宏观经济格局。”安本投资亚太多资产投资主管Irene Goh直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全球超过一半的新专利申请都来自中国,这体现了中国推动创新、先进和前沿科技的决心,很多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由此诞生。
在她看来,中国正在重塑全球宏观格局:中国生产了全球70%的太阳能板和全球近60%的电动汽车电池,全球供应链重塑正向着实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靠拢,中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它让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让全球的消费者受益。同时,基于全球合作和互联互通的需求,中国的一些举措和合作项目非常受国际投资者欢迎,尤其是受亚洲、欧洲、非洲等地投资者的欢迎,中国新科技和新技术也给全球投资也带来了巨大机会。“我们要拥抱竞争,要聚焦于全球合作,要彼此张开双臂,共同去重塑并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Irene Goh认为,如今的技术革命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超以往,公司在投资时要花更多时间研究。机器人、云计算等领域发展打开了很多投资场景,中国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 亚洲(除日本)首席执行官赵俊杰也意识到,当下,中国的战略关注点是通过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升生产力,这与公司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在新质生产力方面,中国的优势包括:有全世界最好最优技能的工程师;在全球44个科技领域里,中国在高级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科技等37个领域都有领先的角色;中国有非常好的受教育劳动人口,也是一个巨大的单一市场,内需很大;中国电信基础设施非常先进,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品质数据能够更好地训练,如机器人和AI模型等。
他所在的公司,也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能在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茁壮发展的大趋势,这些大趋势是长期收益的一个来源。例如,脱碳、能源转型是中国的关注重点,也有非常完整的环保供应链和最大的生产制造能力,这给了全球投资者很多确定性。找到确定性后,我们希望更早识别到其中能为世界作出不同改变的企业,并进行投资。
施罗德投资北亚区行政总裁、亚太区业务策略主管Gopi Mirchandani观察到,在如今非常具有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之下,中国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应运而生出了Deep Seek等极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产物,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资本投入也在加大,半导体及IT领域同时快速发展。这些突破和创新,不仅仅重塑了中国创新格局,还快速缩短了中国AI产业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西方AI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施罗德投资也非常关注环境和可再生能源背后的投资机遇。其在中国的团队希望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能力和经验与中国本土需求结合,通过参与和投资中国的能源转型,创造更多的投资价值,并对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哪些机会被重点关注?
在未来相对短期的三五年内,赵俊杰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供应链、半导体本地化、机器人、生物科技药物发现这四个行业发展上较为乐观。
以人工智能供应链为例,虽然中国这个行业落后美国两年,但已经看到了一些重大突破。其中的投资机会,主要是基础设施服务公司和数据中心公司。“但我们预计,AI将会从基础设施辐射到最终的应用级别,如AI眼镜、AI玩具等,这里会有非常多的中国优秀企业。”
在机器人领域,赵俊杰直言,很多投资者还没有意识到机器人行业的巨大潜力。未来,机器人发展规模甚至可能将超过电动汽车发展规模,它能帮助我们实现一些可再生目标,如能源节约、脱碳、减碳等,这些对电动汽车发展也非常关键。而亚洲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的机会可以想见。“现在机器人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很多公司没有真正盈利,但我们对机器人零部件公司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一些上游零部件提供商。”
此外,赵俊杰认为,我们正处于医疗创新的黄金时代。2024年的全球新药发现领域,中国紧随美国,排名第二。这并非偶然,其中既有中国过去很多年对行业工程师人才的大力培育,也有中国政府在生物制药创新方面的巨大投入。“现在医疗支出占全球GDP的10%-20%,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需要更多新的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亦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
Gopi Mirchandani认为,中国国内市场非常大,其中的投资创新机会巨大。同时,中国生态系统自下而上驱动创新,还有全球供应链整合和世界级生产体系,如电动车、数字等领域的生产系统十分完善,已跻身世界价值链之中。中国还是绿色可持续能源领域一个非常好的引领者。以上总总,对包括施罗德在内的投资机构在进行碳中和投资、可持续发展投资时有很大的吸引力。
谈及传统行业公司转型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哪些指标需要考察?富达国际亚洲(除日本)股票投资总监Gary Monaghan指出,对传统企业而言,要关注他们如何采纳新的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及生产效率,从而提升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很多传统企业发展看似与新质生产力无关,但Gary Monaghan分析,他们的产品是开发新科技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东西,如一些采矿公司,他们的行业对手不多,利润率却可能非常高,这些公司也有很大的投资潜力。另外,很多新质生产力,如人工智能、科技、可再生能源面临的瓶颈之一是能源输送和存储问题,这也需要电网、输电机制、变电站等传统行业予以辅助。“可以观察这些企业是否采用了新技术提升效率,再综合看看能否以合适的价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