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石家庄5月21日电 网上反映办事堵点,线下调研立即跟进;群众上传民意诉求,便民服务马上铺开;发现问题随手一拍,执法人员迅速整改……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河北坚持群众路线,广泛收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畅通民情反映渠道,探索建立“扫码提—线上办—实时查”民意办理模式,让群众诉求“接得住、办得好”,以良好作风提升治理效能。
“我这慢性病是老毛病了,总得拿药。网上在线医生‘秒开’处方,多方便啊。现在凭外地互联网医院开的线上处方买药,药店说不行,找社区卫生服务站又不给开处方,我们还得去本地三甲医院,太麻烦了。”近日,承德市双桥区纪委监委监测到一条群众留言,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研。
原来,自从相关部门对医保药品外配处方进行规范管理后,当地一度要求凭本市三甲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具的处方购药才能享受医保政策,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因自身药品种类少、开具处方服务没有任何利润等原因缺乏动力,群众买药费时、费力、费心。
群众期盼事就是正风肃纪的发力点。双桥区纪委监委立即监督推动当地医疗保障局为群众买药开通“快车道”。针对开具处方动力不足问题,强化日常监管,要求全区医疗机构在执业范围内做到应开尽开,并对全区使用HIS系统的48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接口改造。
双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奇称,结合学习教育,他们还建立电子处方月通报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挂牌督办,督促当地严格执行电子处方流转及承接处方零售药店的医保支付政策。截至目前,全区99家定点医疗机构均能开具电子处方,并与药店实现共享,实现了让处方“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4000多人次群众依托这一政策实现了便捷购药。
在邢台威县,郭慧超经常能在小区附近的公交站接到母亲捎来的新鲜蔬菜。她家住县城,母亲在乡下,母女二人经常需要互送物品。“小物件不值得专程回乡取,托朋友又不方便,有时想让公交车带,又不好意思总麻烦司机。”郭慧超说,一次在公交站等车时,她看到“威县民情码”,便顺手在建议征集栏里“发发牢骚”。
“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威县整合书记热线等15个政务服务平台资源,打造‘民情通办’平台,推出‘威县民情码’。”威县民情通办服务中心主任蒋俊晓说,平台接到该条群众留言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展开调研。4月21日起,威县已在所有公交运营车辆上实现为群众和商家免费提供捎货、捎件服务。
“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民情通办’平台上线以来,我们共为群众解决诉求5.5万余件,满意率超过97%。”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说,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切实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王先生,您反映的护栏倾倒问题已解决,请查看反馈图片。”5月7日,家住衡水的王利辉接到了当地城管部门打来的回访电话。他通过“市民随手拍”小程序提交问题后,市政人员迅速处理,当天便有了回应。
“市民随手拍”是链接在“衡水城管”微信公众号的小程序,集监督、互动、服务功能于一体。市民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后,可随时随地进行反映。
衡水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张宁介绍,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他们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解民意反馈渠道不畅、办理效率不高等难题,实现了群众诉求“上得来”、民生问题“解得快”、治理成效“看得见”。
“我们将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创新灵感、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到工作方向、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检视自身工作,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河北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