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税务报
龙穗轩 于南南 李翱
“现在不用跨省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业务,真的很方便。”近日,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法定代表人包女士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办税服务厅顺利办完了社保申报业务。
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所在的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属于黑龙江省行政管辖,但地理位置却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一块“飞地”。2024年底,针对辖区跨省经营主体涉税费业务往返奔波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税务局探索推出“三联”工作机制,从党建、业务和服务三方面联建联办入手,力争为辖区企业解决相关涉税费难题。
国家税务总局鄂伦春自治旗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税务局业务骨干在线答疑。跨省联动建立工作机制
作为“飞地”的加格达奇区,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毗邻。过去,加格达奇区跨省异地经营企业办理纳税缴费事项时,需在经营地和注册地间往返,增加了时间成本、交通成本,也降低了办税缴费体验感。
“群众的痛点就是改革的发力点。”据加格达奇区税务局局长周建华介绍,加格达奇区与阿里河镇、大杨树镇三地经贸往来密切,跨省经营主体数量众多,针对跨区域涉税业务办理问题,早在2023年11月,该局就与鄂伦春自治旗税务局跨省联建,合建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及“合协通”跨地域税费争议调解室,为经营主体办理业务提供便利,推动税费问题解决。
基于前期合作基础和三地经营主体的办税缴费诉求,2024年底,三地税务部门因地制宜推出“党建联建聚合力、业务联办破壁垒、服务联动助发展”的“三联”工作机制,通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开展“党建引领+业务研讨”等主题党日活动,增进三地税务干部凝聚力;在三地间进一步畅通对接渠道,共享数据、联办业务,实现“异地”也能“易办”;聚焦企业关注的问题和两省政策及办理流程差异等高频事项,联合上门服务。
自“三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三地已对涉及跨区域经营业务的57户企业开展了两省业务通讲,提供跨省税费服务28笔,跨省设立2个自助缴费服务点,收集处理跨省企业税费热点诉求56个,主动上门服务34户次。
从“一事跑两省”到“一窗办三地”
在探索如何打破行政壁垒、为两省三地纳税人提供最大便利时,加格达奇区税务局同时考虑了办税和缴费两大事项。该局与大杨树镇税务分局、阿里河镇税务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确定“跨省通办”事项标准、办理流程、授权信任机制、邮政寄递渠道和业务培训等内容,积极探索管理机制互商、征管服务窗口同建、专家团队共学,促进两省三地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协作。
大兴安岭君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女士说,该公司登记注册地、参保登记地均在加格达奇区,但由于施工地在阿里河镇和大杨树镇,企业在办理税源变更、补缴税款、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业务时仍要返回加格达奇区。“三联”工作机制推出后,加格达奇区税务局与大杨树镇税务分局、阿里河镇税务所共同约定,当纳税人缴费人需要办理税源变更、补缴税款等业务时,在三地任一办税服务厅,均可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线上核验资料手续,办理相关业务。
为进一步优化社保非税缴费方式,两省三地税务部门还在阿里河镇、大杨树镇两处办税服务厅设立了跨区域社保非税服务“跨省联办专窗”及政策宣传专区,推行“异地审核、同步传递、结果共认、邮寄直达”跨省缴费模式,为线下进厅或线上发起互动的缴费人提供跨区域缴费服务,申报缴费从以往的“一事跑两省”升级为“一窗办三地”。
直播互动问需于民
2024年4月,为更加便利地为纳税人缴费人答疑解惑,加格达奇区税务局开设“岭尚税月”直播间,三地税务部门通过直播互动的形式,聚焦跨区域经营纳税人缴费人关注的问题,共同进行政策宣传,在线问计问需。
在一次面向跨省经营企业讲解政策的联合直播活动中,大兴安岭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欣然提出,想要获取白桦树汁供应企业信息的诉求。加格达奇区税务局与阿里河镇税务所迅速进行数据交换,找到了阿里河镇一家急需扩展销售渠道的企业,及时为双方牵线搭桥,双方很快签订了2025年的采购框架协议。
“‘跨省通办’看似一小步,实则是便民助企迈出一大步。”大兴安岭地区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陈静表示,该创新实践为破解行政区划与税收治理不匹配提供了“兴安方案”。如今,三地税务部门依托“征纳互动”远程办理,已将“跨省通办”事项拓展至226项。目前,三地税务部门正携手拓展“跨省通办”事项清单,探索建立“信用互认”“风险共防”机制,助推区域经济更好地协同发展。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5年5月21日A3版。
责任编辑:于燕 (010)6193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