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岳池专场。岳池立足特色优势,做好药、电、米三篇“产业文章”——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受到各方关注。
在川东丘陵的沃野之上,岳池县正书写着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精彩答卷。近年来,岳池县认真落实省委相关决策部署,建设重庆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和市域副中心,医药健康、输变电、米粉“三大产业”同频共振,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榜赛迪西部百强县等,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药谷”崛起 持续深耕 打造产业集群
5月10日,在四川岳池经济开发区内,四川定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开工不到一年,该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封顶,预计10月进行试生产。“现在,土建工程已完成90%以上。”该公司副总经理熊邦文介绍。
不远处的四川蜀中医药化工有限公司项目也在加快进度,综合大楼、钢结构主体等建筑拔地而起,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从无到有,20余载深耕不辍,岳池医药健康产业“一花引来百花开”。2004年,岳池第一家医药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拉开岳池“一企带一园、一园兴一业、一业强一县”的发展序幕。
筑巢引凤。作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四川岳池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2.1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是全省仅有的以医药化学原料药为主导产业的化工园区。园区探索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在岳池生产基地成功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医药孵化中心——岳池创新药物孵化中心。
如今,岳池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集聚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中医药、医疗器械、医贸物流、医美化妆品6大门类64户企业,可生产375个药品品种,初步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发展,医疗器械、医美妆容、中医药、医贸物流及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格局。2024年,岳池医药健康产业实现全口径产值203.5亿元。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岳池正在打造对渝原料药和智能装备产业配套基地,引进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重庆南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入驻医药园区,为重庆博腾药业有限公司、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户重庆医药企业提供原料药产品,携手合川工业园区共建合川岳池医药健康产业园。
锚定更高目标,岳池医药健康产业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力争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2030年达到600亿元,2035年达到1000亿元,打造国家级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
闪亮名片 铁军出海 守护万家灯火
4月17日,岳池输变电企业再传捷报: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在绵阳至遂宁至内江铁路绵阳段电力迁改项目施工分包招标中脱颖而出,拿下2.9亿余元的大单。“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为开工做准备,届时将有2000余人次的岳池输变电工前往项目现场工作。”该公司总经理周益文说。
与此同时,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参与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赞克尔迪风电项目于4月正式投产;承建的智利查考海峡500KV跨越线路项目也将于近日复工……作为岳池输变电产业的“领头羊”,该公司率先走出国门,目前其海外市场占比已近40%。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岳池于1978年成立第一家输变电工程施工企业——四川省岳池输变电工程公司(现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开始成建制输出输变电工劳务。近50年来,岳池输变电人的足迹遍布4大洲17个国家,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等多个世界级输变电工程项目均有他们的身影,架线总里程约100万公里,能绕地球赤道25圈。
一组数据展现岳池输变电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岳池现有输变电产业企业30家、施工队伍1000余支,年均承揽项目1300余个,实现劳务收入约50亿元,输变电施工占全国份额近五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输变电劳务输出第一县”;2024年实现产值70亿元,实现税收4.9亿元。
2021年,“岳池输变电工”获评全省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2022年跻身全国20个最具特色劳务品牌,成为广安市“走出去”的一张闪亮名片。
产业发展离不开坚实保障。岳池制定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产业扶持资金,2019年以来累计兑现近6000万元扶持资金;拥有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还成立国有资本控股人力资源公司——四川省银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开展“订单式培训+就业”合作,预计每年输送班组骨干200余人。
向新而生。当前,岳池聚力推动输变电产业从“劳务输出”向“规模制造”转型跨越,引进四川慕华电力机具有限公司等3家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涵盖输变电设备制造、施工机具生产、智能电力运维设备三大领域,岳池输变电制造产业正加快起势。
米粉飘香 百年传承 催生“舌尖经济”
“岳池好、好岳池,岳池米粉越吃越好吃。”岳池因盛产水稻而享有“银岳池”的美誉,用岳池大米生产岳池米粉有着300多年历史,岳池米粉早已“香飘千里进万家”。
近年来,按照“种研产销”一体化发展思路,岳池米粉已制定行业标准14项,有干米粉、鲜食米粉、方便米粉3大类产品,进驻线下商超门店、餐饮门店3560家,产品远销西班牙、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获评四川省著名商标、“天府名菜”。2024年,岳池米粉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6亿元。
在岳池米粉龙头企业——四川省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的生产车间内,两条鲜食米粉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将于8月投用。“这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8吨鲜米粉,效率提升20%,将助力我们打开东南亚市场。”该公司总经理许峰铭介绍,公司去年尝试自营出口,将岳池米粉卖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广受好评。
好口碑源于好品质、高标准。依托岳池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国家级平台,岳池建立“从田间的稻谷到餐桌的米粉”全流程标准体系,并和京东等电商平台深入合作,建起“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管理。现在,园区每天生产5万斤“岳池米粉”,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万亩米粉专用稻。
此外,该县成立岳池米粉研究院,和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研发“岳池米粉”专用稻新品种;设立岳池米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岳池米粉市场拓展、研发生产等;组织开展米粉系列行业标准相关培训,打造米粉行业专业化人才队伍。
依托岳池米粉,该县还着力构建以粮油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奋力冲刺100万亩粮油、100万吨蔬菜、100万头生猪、100亿元产值的“四个一百”目标,跻身10亿斤产粮大县序列,岳池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国50多个产业园中以得分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中期绩效评估。
从实验室里的生物制剂到横跨亚非的输变电工程,从传承百年的米粉技艺到自动化生产车间,岳池以“三链融合”绘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岳池正以“产业强县”战略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书写着奋进新篇章。
上一篇:若尔盖县远牧点有了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