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自今年玉渊潭公园樱花文化活动拉开帷幕以来,张东辉每天清晨7点30分前便准时抵达樱花园东口,开启一天的忙碌工作。作为玉渊潭公园管理队秩序维护二班的一员,他深知,守护这片粉色花海的秩序与安全,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张东辉的日常工作繁杂而细致:巡视园区,阻止游客攀折花枝、踩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排查安全隐患,检查安检和灭火设备……每天清晨,他都会提前一小时到岗,仔细检查每一件装备:对讲机、执法记录仪、扩音器——“这些都是应对突发状况的‘武器’。”他风趣地说。
晨风中夹杂着樱花的芬芳,游客们在粉红色的花海中尽情徜徉。张东辉穿梭于园区,这是他第11年参与樱花文化活动的执勤工作,但肩上的责任从未因经验的积累而有所减轻。樱花园区域的限流管控至关重要,尽管“微循环、小循环、大循环”等限流管控方案早已烂熟于心,但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游客,他仍不时地在脑海中模拟应急处突小组的行动路线。
“在樱花文化活动前,我们模拟了多种场景,包括走失儿童、突发疾病等,甚至为‘游客争抢拍照位置引发争执’设计了应对措施。”他向记者透露。游客们手持相机,簇拥在樱花树下,而张东辉的目光则紧盯着那些偏离步道的脚步。“您好,请您到绿地外拍照,谢谢配合!”面对攀折花枝的拍照客、占道直播的主播、偷偷吸烟的游客……他每天都要重复上百次的劝导工作。他告诉记者:“劝导时要注意语气,只要语气温和,基本上不会与游客发生冲突。”这是他多年工作积累的心得。他负责的区域虽然只有五六百米,但要应对各种情况,因此一圈巡视下来通常需要一个小时。
除了提醒市民游客文明游园,执勤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就在前几天的一个中午,对讲机里突然传来紧急呼叫:“樱花小湖有游客手机落水!”张东辉迅速携带水下探测仪赶到现场,只见一位年轻女孩焦急地在湖边寻找掉落水中的手机。随着水下探测仪显示屏上绿光的跳动,张东辉跪在潮湿的木栈道上,第三次用抄网探入湖底——终于将手机捞出。有时也会遇到更为紧急的情况。有一次,对讲机里传来消息,后山厕所有一位七旬老人昏厥。张东辉迅速奔跑800多米到达现场,疏散人群、开辟通道、引导救护车……直到救护车驶出公园,他才发现工作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晚风轻拂着满园樱花,对讲机里传来各点位平安收队的通报。当日数据统计:劝阻不文明行为750余次,处理求助事件2次,好人好事6次,实现了零安全事故。
收拾装备时,队长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东口管控点明天还要辛苦。”“没问题!”张东辉回答得干脆利落。一天工作结束,张东辉的计步器显示步数接近两万。“正是赏花的好时节,也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越是在假期,公园的游人越多,我们的任务也越重。”正是张东辉这样的“公园人”,让“好时节”不仅属于游客的欢愉,更闪耀着劳动者的荣光。
□本报记者 周美玉
上一篇:外骨骼机器人如何“强筋健骨”
下一篇:我国在文昌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