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沂蒙热土,千年文脉赓续;琅琊新风,时代气象激荡。
近年来,临沂以“移山之力”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渐成风尚,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得到有效遏制,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浸润人心。
但站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审视,移风易俗绝非“一阵风”的突击,而是“一辈子”的深耕;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冲刺,而是“积跬步至千里”的长跑。唯有以“一以贯之”的定力、“一篙不松”的韧劲、“一抓到底”的担当,方能在破立并举中再上层楼。
一以贯之,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今天的临沂农村,既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也存在“人情债”过重的现实困扰;既有“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也面临“攀比炫富”的价值错位。当“天价彩礼”让爱情蒙尘,当“流水席”使亲情变味,当“风水先生”取代科学文明,移风易俗就成为破除陈规陋习、重塑精神家园的必答题。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风俗的演进如大河奔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只有始终保持“逆水行舟”的清醒,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守住文明根脉、引领风气之先。
一以贯之,是对现实挑战的主动回应。今日沂蒙乡村,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地带。智能手机进了村,封建迷信却未完全退场;新潮汽车开进农家院,却还有人惦记着过去那套“要面子”的排场。这些反复警示我们,移风易俗绝非“一劳永逸”,而是一场持久战。旧习顽疾具有顽固性,思想观念呈现复杂性,稍有松懈,陋习就可能“死灰复燃”;稍有迟疑,成果就可能“得而复失”。必须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以“绣花功夫”一针连着一针绣,才能让文明新风真正落地生根。
一以贯之,是对未来发展的科学布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当我们放下人情“面子”,展现文明“里子”,节俭办宴、孝老爱亲、热心公益已成为村里的新标签;当我们弘扬文明乡风,引领乡贤能人回归创业,“红色沂蒙·时尚临沂”品牌进一步叫响。破除的是陋习,解放的是生产力;转变的是观念,激活的是创造力;树立的是新风,凝聚的是向心力。我们愈加清晰地看到:移风易俗是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站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的高度,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沃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能。
当前,临沂正以“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奋进姿态,谱写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推进移风易俗,需要更坚定的制度护航,需要更生动的实践创新,需要更强大的榜样引领,唯有“一以贯之”,才能在移风易俗的持续攻坚中,让文明之花遍开沃野,让精神灯塔照亮征程,为乡村振兴写下最生动的时代注脚!
临沂日报评论员
来源:琅琊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