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立凡
据新华社5月20日消息,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俄乌问题通电话,通话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这是自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双方第三次通话。
普京在通话结束后发表声明称,通话内容非常充实和开放。普京称,通话是非常有益的、有建设性的。据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会谈开始时,普京先祝贺特朗普迎来了第11个孙子,通话时,两国总统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唐纳德与弗拉基米尔,在通话结束后,双方均不愿意率先挂电话。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说,他同普京的通话“挺顺利”“基调和气氛都非常好”“俄乌将立即启动旨在实现停火的谈判,更重要的是,这是旨在结束战争的谈判”。
美俄元首通话的热络气氛,似乎为围绕俄乌冲突的复杂博弈带来了一丝希望。但这次通话能把俄乌停火推动多远,仍是未知数。
起草和平条约备忘录或是最大进展
根据普京在通话后发表的声明,他与特朗普达成了一项协议,俄方将提出建议并愿意与乌克兰方面共同就未来可能达成的和平条约起草备忘录。这一备忘录应该包含若干条款,比如,达成和平的原则,和平条约的签署时间,以及在达成若干协议后于特定时期停火。
这是俄方为俄乌停火乃至全面结束冲突提出的程序,并得到了美方的支持。
该建议罕见地得到了乌方的响应。当地时间19日,在美俄通话后,特朗普又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举行了联合通话,涵盖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芬兰的领导人及欧盟委员会主席。这是当天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第二次通话。
联合通话结束后,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可以按照俄方的说法,先签署一份备忘录,之后再签署一项协议,从而结束全面冲突。
泽连斯基的表态,跟他与特朗普第一次简短通话时有了明显不同。与特朗普第一次通话时,泽连斯基仍坚持必须实现停火,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及“美国不要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对与乌克兰相关事宜做出任何决定”。
就在上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还呼吁俄罗斯接受为期30天的无条件停火,并警告称,如果俄罗斯不响应这一呼吁,将“大幅加强制裁”。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第一次通话时提出的诉求,显然更接近欧洲立场。如今改为可以先谈备忘录,再谈停火协议,显然是不得不靠近美方的立场。
▲资料图:俄罗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图/新华社俄乌核心分歧仍难弥合
美俄元首通话后,俄乌有可能启动签署和平条约备忘录的相关谈判,一丝乐观气氛似乎正在形成。但仔细分析下来,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比如,虽然根据俄方发表的声明,“俄罗斯愿与乌克兰达成包括停火在内的备忘录”“俄罗斯和乌克兰需要找到适合双方的妥协方案”,但普京也强调,俄罗斯的立场是明确的,即“应当消除危机的根源”。
俄方此前多次明确表示,俄乌危机的根源就是乌克兰急欲加入北约,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这也意味着,在俄乌谈签署备忘录时,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必定会是俄方列出的条件之一。那么,乌方会妥协吗?
更重要的是,俄乌双方在领土问题上均难作出让步。泽连斯基此前曾多次声明,乌克兰不准备在领土上有任何让步,而俄罗斯也已将对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的主权要求写进了俄罗斯联邦宪法。
领土问题正是俄方开出的停火条件之一。据乌方人士称,在16日于土耳其举行的俄乌直接谈判中,俄方开出的停火条件是:乌军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撤军,此外还提出了其他“令乌方无法接受”的条件。显然,双方在领土问题上都没有让步可能,因为让步对谁都是政治灾难。
所以,即使俄乌启动了与签署备忘录相关的谈判,最容易达成的共识,大概率也只能局限于交换双方被押人员。而谈判时间一旦拉长,势必增加乌克兰及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怀疑。
此前,西方一些分析人士本来就认为,俄罗斯正在准备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启动及拉长谈判时间,有利于俄罗斯获取更多战场利益。
俄乌未来谈判欧洲未必能入局
美俄元首此次通话,还有一个各自表述之外的细节需要注意,即双方都似乎在淡化欧洲的角色。
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一直作为关键一方活跃其中,并在拜登政府时期跟随美国政策,付出了包括能源价格飙升、经济萎靡等一系列代价。
但在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发表帖文强调,俄乌谈判的“具体条件将由双方协商确定,因为他们掌握着其他人无法知晓的谈判细节”。通篇没有提到欧洲可以发挥的作用,这样的言外之意,足以让欧洲感到难受。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9日表达得更明确。他说,特朗普的立场是中立且致力于调解冲突的,而欧洲政客的立场则是公开偏向乌克兰。佩斯科夫称,只有与冲突双方保持同等距离的调解方,才能实现真正的斡旋。
双方的表态,不免令人联想起今年2月美俄在沙特恢复外交接触时美方的态度。当时,美国乌克兰特使凯洛格明确表示,美方不希望俄乌谈判成为“大组讨论”,和平谈判将不会安排欧洲参与,美国将担任中间人,而乌克兰和俄罗斯是谈判的主角。
事实上,在美俄元首通话后,欧洲也没有什么积极的反馈。当天,欧洲最重大的事件是,欧盟27国同意启动一项总额达1500亿欧元、由欧盟共同预算支持的军备贷款基金,该基金中的大部分将用于购买欧洲自产武器。这标志着,欧盟将加快自主军备的进程。
俄乌谈判前景不明,欧洲重新界定对美关系也非易事。围绕乌克兰问题在美俄欧乌之间形成的这场大型博弈,注定还要持续许久。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马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