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证监会系统反腐风暴再起,自2024年以来,证监会系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多名高层及关键岗位人员被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查消息的公布,令市场哗然,证监会系统反腐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谈及证监会系统腐败问题新特点与趋势,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系统腐败呈现涉案层级高、领域广以及腐败手段隐蔽化、技术化的特点。具体来看,王建军、董国群等落马官员长期任职于发行监管、市场监管、交易所等核心部门,掌管审批、监管等实权,权力寻租空间大。腐败链条延伸至监管、市场、交易所全领域,2023年以来证监系统已有十余名中高层被查,系统性风险凸显。
在杨兆全看来,技术赋能下,金融反腐已实现从“人工排查”到“智能追踪”、从“单点突破”到“全链穿透”的转变。
从严从紧整治政商“旋转门”
4月30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王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悉,王建军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5年1月19日,出席央行、证监会联合召开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并讲话。
公开资料显示,王建军于1968年3月出生,在证券市场从业近30年。1997年4月,其在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工作,此后历经多个关键岗位。2016年4月,王建军出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20年2月任深交所党委书记,2020年3月任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副部长级)。2021年10月,阎庆民在证监会就职近4年后正式退休,王建军接棒重返证监会任副主席。
其在深交所任职期间,深交所完成了包括深港通启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等在内的多项重大改革。
谈及王建军被查影响,受访人士表示,从长期来看,这一事件将进一步推动证监会系统加强内部治理,完善监管制度,提升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
王建军被查当晚,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王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会议指出,资本市场领域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围猎”与反“围猎”斗争尖锐。证监会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一刻不停推进证监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近年来,证监会系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多起腐败案件被严肃查处,暴露出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证监会及相关监管部门正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措施,全力净化资本市场环境。
证监会系统“刀刃向内”的步履不停,从严从紧整治政商“旋转门”。2024年9月6日,证监会出台《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对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参与拟上市企业股权的监管要求。这一规定是资本市场首次针对证监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全面且系统化的监管规范。
为保证制度落地实施,证监会已建立并完善了离职人员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了相关离职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信息。为方便中介机构核查工作,数据库在证监会各派出机构均设置了查询端口,中介机构可根据需要提出申请并到派出机构查询相关信息。
金融反腐穿透“技术壁垒”
自2024年以来,证监会系统多名高层及关键岗位人员被查。2024年,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姚前、江苏证监局原局长凌峰、深圳证监局原局长陈小澎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副总经理董国群等多人相继被查,并最终被给予开除党籍和公职处分。2025年3月21日,退休已有六年的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王会民接受审查调查,再到如今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查。
受访人士表示,这些案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滥用监管职权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二是非法收受财物且数额特别巨大;三是腐败行为涉及多个环节,隐蔽性强。
腐败手段方面,在杨兆全看来,呈现隐蔽化、技术化。具体来看,涉及违规入股与利益输送,董国群借他人账户炒股、安排“白手套”代持拟上市公司股权,隐匿“影子股东”身份,规避监管审查。
与此同时,出现新型腐败工具,比如陈小澎案凸显腐败手段迭代,利用虚拟货币、离岸账户、跨境支付等工具进行权钱交易,传统查案手段难以穿透。
近年来,现代金融业发展出了很多新型金融工具和“玩法”,使得金融反腐增加了“技术壁垒”。相关部门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查案能力,穿透新型金融工具的“技术壁垒”?
对此,杨兆全指出,将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大语言模型、多维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穿透金融腐败“技术壁垒”。
“实时动态监督方面,将数字技术嵌入权力运行流程,对审批、核查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事前预警—事中阻断—事后追溯闭环。”杨兆全举例称。
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提出,把政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的资本市场干部人才队伍。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从严从紧完善离职人员管理,整治“影子股东”、不当入股、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等问题。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决惩治腐败与风险交织、资本与权力勾连等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