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谋发展 燕赵大地谱新篇——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燕赵大地,自古乃拱卫京畿重地,是一片历史文化悠久、革命传统深厚的热土。如今,当我们穿越太行之巅、攀上长城雄关,或走进雄安新区、畅游冬奥之城,只见古韵今风交相辉映,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真抓实干优环境、乘势而上促发展,厚植经营主体茁壮成长和竞相发展的“沃土”,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积极贡献。细绘蓝图谋发展2月5日,龙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河北省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作为“新春第一会”,燕赵大地再次以优化营商环境开局,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从2023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将极具风向标意义的“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出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2023年1月28日,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提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要从营商环境抓起”。2024年2月18日,又是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河北省再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坚突破,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提出“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规范涉企监管执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效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等要求,为市场监管部门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紧跟“新春第一会”,2025年河北省市场监管法治、登记注册、信用监管、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智慧监管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于2月21日在石家庄市召开。这次会议围绕发挥牵总作用、加强改革创新、优化监管效能、狠抓能力提升等四个方面,对2025年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要以更高水平的准入服务、更加规范的监管执法,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提振发展信心,助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2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河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方案》中明确的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健全精准高效监管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等多项任务,对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攻坚克难、主动作为”,2025年河北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对做好“深化改革年”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明确了八个“着力”要求:着力推进重大任务落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质量水平、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着力优化消费环境、着力强化“三品一特”安全监管、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着力加强系统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牵引,省市场监管局一气呵成印发《2025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党政一把手“双组长”的省局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及专班,一体推进法治化、信用化、智慧化监管,从“优化消费环境、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深化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提升监管服务、强化队伍素质”五大方面开枝散叶、21项具体措施直入经营主体内心感受,“2025助企安商春风系列行动”劲拂燕赵大地……一幅活力与秩序并重、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营商环境画卷在全省各地徐徐展开。统筹推进出实招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立即行动,进一步便利市场准入,着力增强助企帮扶效能,持续强化公平竞争治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一系列“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吹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会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精神,按照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研究制定该局工作方案,确保方向正确、措施精准。该局以解决经营主体现实需求、提升经营主体实际感受、保障经营主体公平竞争为目标,点对点组织各业务处室深入研究各自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确保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各条线部门紧盯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在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下,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出实招,求实效,推出一系列经营主体和群众可感可知的工作举措。沧州市是京津冀区域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沧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突破,以服务效能提升为核心,准确把握“无差别”“无障碍”“可信赖”要求,推行外资设立登记“网上预审”、外资登记和外资信息报告一窗办理、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等便利化措施,推动商品条码“一次不跑”便民服务措施,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亮点。邢台市市场监管局在中小企业较为集中、与经营主体联系密切的基层市场监管所设置20个“行风观测点”,广泛收集、精准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行风观测点”设置以来,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60个,收集企业及群众意见建议310条,成为展示市场监管部门形象的“亮丽窗口”。在推动省域营商环境发展的同时,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市场环境建设,不断深化与京津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合作,持续加强京津冀市场监管执法区域协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战略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数据统计,2024年以来,河北省经营主体发展量质齐升,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到903.28万户;市场监管领域第一批、第二批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地实施;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机制,贯彻落实新修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帮助5.7万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解决了企业所盼……一系列成果是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见证,也凝聚着河北省全体市场监管干部的辛勤汗水。服务新区见成效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堪称奇迹。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日新月异,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优化,也印证了营商环境的硬实力。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实际,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近年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雄安新区围绕智能城市、工程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陆续发布了123项雄安新区地方标准,其中44项填补了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深化雄安地方标准制度改革、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工程建设、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雄安模式”逐步完善,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知识产权领域,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围绕服务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积极争取中国星网卫星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运营中心、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商标业务雄安新区受理窗口等成功落户雄安,成功举办2024中国·雄安高价值专利大赛,加快推进国家级雄安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报建设,以知识产权全链条支撑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支持雄安新区开展跨县(市、区)范围“一照多址”改革试点,进一步释放住所资源,将雄安新区作为港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区域之一,便利港股上市的央企及其子公司布局雄安。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支持雄安新区积极开展“个转企”改革试点,截至2025年4月底,已办理“个转企”505户。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推动雄安新区营商环境“起新势”“上台阶”,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良法善治强信心经营主体持续健康成长,需要公正透明、高效有力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标准统一、裁量尺度公开透明,不仅是推进良法善治的基础,也给经营主体发展带来了更强信心。近年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逐步健全行政裁量权制度,先后四次修订完善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分类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共5大类803项。监管执法有“力度”也不失“温度”。为顺应经营主体对容错机制的需求,该局制定完善全省市场监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142项、免强制措施清单12项、减轻处罚事项清单10项,构建以“四张清单”为主体的市场监管系统裁量权制度体系。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办理免罚案件4567件,免罚金额1.12亿元,释放了支持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信用监管提质增效。近年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以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心任务,坚持法治引领,筑牢信用监管“基础桩”,丰富信用监管“工具箱”,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努力打好全链条监管的“组合拳”,着力推动市场监管赋能高质量发展。2024年,该局依法将45.23万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412户经营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共向“信用河北”推送信用修复数据28.29万条,接收信用修复数据6.95万条;全省部门联合抽查次数、户数占比显著提升,较2023年度分别增长18%、29%,极大减轻了经营主体负担。智慧监管持续推进。该局持续探索AI智能手段在食品监管领域应用,大力推进“非现场监管”。筹划开展人工智能+办公辅助、公平竞争审查、消费维权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安全监管5个场景应用,不仅提升了市场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动能。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智慧手段融入市场监管所的建设中,推动星级所的创建与执法监管、服务发展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胜北市场监管所自主研发了长安区智慧监管平台,集成“一企一码”“一户一档”等功能模块,通过大数据把监管服务事项集成化、智慧化办理,真正达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的。“质量强省”筑基础强大的质量技术支撑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河北省正以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撑这一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多年来全省在质量强省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努力。近年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助企引智”服务,按照“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见实效”的原则,健全工作机制,扩展引智渠道,为全省595家企业引进外籍质量专家694人。在外籍质量专家的帮助指导下,225家企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158家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销售额增加9.86亿元,年收入增加4.83亿元。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积极推广河北省地方标准《质量诊所管理规范》,帮助2.6万家企业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实施质量改进,全省2.2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首席质量官”全覆盖,数量居全国前列。目前,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动态保持规上企业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向全省中小工业企业,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中领跑者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延伸。同时,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开展“河北省市场监管质量强县”行动,按照“无事不扰、有事即到,做好功课、精准服务,协调联动、突出实效”的原则,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组成质量技术服务团队,每年服务企业12000家以上,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质量管控、标准制修订、质量基础建设等方面难题6759多项。2024年,河北省20个县(区)列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级质量强县(区、镇)重点培育名单,并确定了28个省级质量强县(区)重点培育对象。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领军企业培育,组织开展质量奖评选,持续推广《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导则》,加强质量融资增信。扎实推进质量强链活动,突出抓好6条全国质量强链试点项目和24条省级试点,统筹推进“一县一强链”,打造一批质量强链项目标杆。围绕氢能、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部署实施10项质量强链重点标志性项目。深化质量强县建设,搭建全省质量强县分析服务平台,开展百县质量提升行动,加大重点县(市、区)培育帮扶力度,促进全省重点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两化”建设上台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到强化质量管理、保障社会民生,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履职尽责的“前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重要职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下简称“两化”建设)总体部署,成立一把手牵头的“两化”建设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开展“两化”建设年、深化年、提升年活动,推动“两化”建设有序开展。该局按照“试点先行、递次推进”思路,将辛集市市场监管局、香河县市场监管局所属基层所作为省级试点,各市、县局确定本级“两化”建设试点,严格按照总局规范要求进行建设。2022至2024年,先后在辛集、香河、博野召开全省性部署推进、现场观摩和成果交流会,并组织各市、县局依托区域内星级所或试点示范所,开展实地观摩、对标学习。去年,14个市级局都开展了跨区域交流互促活动。在强化基层执法装备保障方面,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基层执法装备提升工程”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确定基层执法装备目标任务,分批为各地配备执法车辆,适时启动取证、快检设备采购配备。在此基础上,该局指导各级市场监管局争取多方支持,加强执法装备的配发、换发或维修工作,优先保障基层执法装备。该局加大基层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激励撬动作用,对“两化”建设工作上不等不靠、成效突出的县局予以重点扶持,激励主动作为。在省局支持资金的带动下,各地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争取支持,全省基层所办公条件、硬件设施、装备水平逐年改善。“两化”建设根本目的是提升基层履职能力。该局在大力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组织人事、财务、法规及各业务处室工作,指导市、县局制定市场监管所事权清单,编制工作手册,规范运行机制,确保相关业务工作落实靠基层、落实到基层。统筹省局教学资源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每年对全省千余名基层所长和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考试。为进一步建强基层人才队伍,2024年该局开展干部能力提升认证,举办基层所长培训精品班,对五星所、四星所所长进行专门辅导,对全省1300余名市场监管所所长实行全覆盖培训,考试合格颁发认证证书。以开展“执法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开展跨区学习、技能竞赛、练兵比武等活动,推动基层岗位要求和业务能力相匹配。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石家庄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拍摄了示范教学片,并以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进行推广。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总工会举办的“全市市场监管所所长技能大比武”,对获奖选手授予荣誉称号,掀起基层人员学业务、强素质、提能力的热潮。随着“两化”建设逐步深化,河北省广大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党建引领更加凸显、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履职尽责更加到位、基础保障更加有力、干部队伍更加坚强,树立起市场监管队伍“服务发展、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向新征程,河北省市场监管干部必将秉承优良传统,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真抓实干、笃行不怠,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持续优化全省营商环境,确保各领域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本报记者 李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