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两头是浙赣边界的两个小镇——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与江西省玉山县双明镇。这条路是两地百姓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最近双明镇梨园村独居老人叶乃清去球川镇“跨省食堂”的就餐之路。
临近中午,叶乃清带上身份证,准备步行跨省去吃饭,这次他还叫上了同村老人李义发。老人们说,自从球川镇“幸福食堂”升级为浙赣共享“跨省食堂”后,他们常常过去吃饭,那里的饭菜不仅味道好,而且价格实惠。“我今年79岁,每餐2元,明年80岁,仅需一元。”一路上,叶乃清对“跨省食堂”赞不绝口。
来到食堂,叶乃清和李义发乐呵呵地排队取餐,不锈钢餐盘里盛着黄豆炖猪蹄、清炒冬瓜、红烧土豆,热气腾腾的饭菜让他们满脸笑意。在双明镇,像叶乃清和李义发这样受益于“跨省食堂”的老人还有很多。
老人们的获得感源自常山、玉山的跨省共治。近年来,接壤的两地致力于解决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建立常山、玉山人大联动协作机制,通过组织两地人大代表联合开展活动,听民意、访民情、提建议,推动交界地区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去年8月,常山、玉山浙赣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集中活动日’,代表们在走访双明镇时了解到,镇里60岁以上老人有2000余人,独居、空巢、留守老人居多,但镇里没有食堂,吃饭成了‘老大难’问题。”常山县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老人听闻邻镇球川镇“幸福食堂”提供老年人助餐服务,便向代表们反映,食堂离双明镇梨园村、祝村村等村很近,他们也想享受该项服务。
在常山、玉山人大联合召开的联席会议上,两地人大代表建议球川镇与双明镇共享“幸福食堂”,球川镇提供食堂场地与设施设备,并引入社会餐饮企业运营食堂,双明镇老人凭身份证可享受与球川镇老人同等的用餐补贴,伙食标准为每餐7元,80岁以上老人每餐1元,70岁至79岁老人每餐2元,60岁至69岁老人每餐4元,差额部分由双明镇政府补贴。
就这样,球川镇“幸福食堂”升级为“跨省食堂”。“如今,来我们这里就餐的老人有球川镇的,也有双明镇的,随着这项举措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就餐人数逐月递增。”食堂负责人张芝辉说。
眼下,常山县正在积极开发居民跨省身份识别系统,今后,双明镇老人在球川镇用餐时只需通过“刷脸”就能快速完成身份识别,不带身份证也能实现便捷就餐。(记者 赵璐洁 薛文春 通讯员 俞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