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胡杨
全行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头部城商行呈现良性竞争、积极赶超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这6家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的“第一梯队”城商行在部分指标上名次排序有所变化,展示出不错的经营活力。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3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4.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7%,继续位列城商行头名;江苏银行以4.46万亿元的总资产紧随其后,但增速达到两位数(12.84%),而宁波银行通过做大客群,做深经营,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至3.40万亿元,跃居第三。此外,已站上2万亿元的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规模增速也较为稳定,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71%、5.2%,资产总额分别达到2.77万亿元、2.22万亿元。
营收方面,江苏银行继续领跑城商行,一季度取得营业收入223.04亿元,增幅达到6.21%;宁波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3%、达到184.95亿元;同样实现赶超的还有南京银行,凭借141.90亿元的营业收入,一季度排名上升到城商行第4位。
至于盈利表现,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7.80亿元,同样居于首位,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则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6.72亿元、74.17亿元、62.92亿元、61.08亿元和60.21亿元。
主要业绩指标的增减变化,引发了几家头部城商行的位次调整,背后更反映了城商行寻找业务新机遇、积极应对外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努力,是当前银行业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当前,我国已进入“低利率时代”,商业银行面临息差下行、信贷需求收缩等客观挑战,头部城商行追求“长期主义”、聚焦主责主业的做法,代表了城商行乃至地方性银行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之道,也是其重视精细化、差异化经营而非沦陷于“内卷式”竞争的必然选择。
头部城商行普遍拥有强大的地方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紧跟国家及本地战略导向,以实际行动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过程中不断夯实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础。这种持续提升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紧密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的经营实践,能有效助力其取得良好的业绩增长,切实防止落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避免出现交叉授信、过度逐利、“嫌贫爱富”等违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情况。
如此来看,头部城商行主要业绩指标排名的动态变化,背后是各机构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精细化运营提质增效、追求深度转型变革的努力,这种“比学赶超”的氛围和风气值得推崇,也将促进城商行乃至整个银行业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
上一篇:逛海交会览八方特色
下一篇:农发行新疆分行护航夏粮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