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趣闻】
N严金祥
汤面,也称为阳春面,有的地方称丐面,海盐有些地方叫小面。这里讲一个有关吃汤面的真实而有趣的故事。
话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天凌晨,给海盐县石泉集镇上的商店做搬运工的四个青年,摇船运送货物去海盐县城。待船至县城,他们早已饥肠辘辘。四个人商量,要去饭店好好填一下肚皮,于是就急匆匆地向国营海盐饭店走去。进了饭店,由一人在柜台买票,其他三人寻找空坐先等起来。“买十六碗小面!”买票的青年对收银员说。“你们几个人?要吃十六碗?”收银员有点惊讶地问。小青年手一指同伴说:“喏,我们一共四个人。”收银员一看,这四人虽然都是男青年,但个头并不太大,也不是什么彪形大汉,吃十六碗面行吗?如果吃不了,到时要求退烧好的面,那就不好办了。于是她就建议说:“你们先买八碗小面,不够可以再添。”买票的青年说:“我们吃得下,你不用怕!”但收银员坚持要求他们先吃几碗,不够再添。男青年就说:“俗话讲‘开饭店不怕大肚皮’,海盐饭店难道怕我们乡下青年的大肚皮?”他并且表示,“万一吃不了,我们绝对不退。”说到这个份上,收银员也就只能收了十六碗小面的钞票,让厨师烧面。
这时,在座位上等着的其他三个人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就嚷嚷着叫跑堂快点把小面端过来。很快,十六碗小面端到了!只见四个青年每人都一手牢牢地扶着面碗,一手拿筷子将面条快速往嘴巴里送,双眼直盯着碗里的面条.一眨眼工夫,连碗里的面汤也喝得一滴不剩。吃空的碗叠在各自面前,一下子,每人面前都叠起四只空碗。他们好像比吃的速度一样,几乎同时发出了“再来一碗小面”的叫声。这让店里的收银员、跑堂、厨师,还有其他正在用餐的食客看得大为惊奇。于是,跑堂又给每人各自端来一碗小面。
这一天,这四个小青年每人竟然吃了五碗小面!等四个人“汤足面饱”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摸摸肚皮,似乎都感觉满足了。不过,其中一个青年说:“‘面黄昏,粥半夜,吃了黄浆饿一夜’,我看,等我们把船上的货物搬上岸,肚皮恐怕又要空啦。”
每人五碗小面的量,相当于用一斤二两半干面烧煮而成。四个青年一口气吃下二十碗小面的趣事,很快在海盐饮食服务行业中传开了。据说四个青年,一个姓沈,一个姓周,一个姓马,还有一个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