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近日,中国和赞比亚在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主题活动。俄罗斯、法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7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派员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尚未从中受益,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世界仍有26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约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全球面临智能鸿沟和数字鸿沟叠加扩大的风险。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期待抓住历史性机遇,共享智能红利。
中国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和诉求,同赞比亚共同发起成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旨在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势,建立广泛伙伴关系,采取务实有效行动,切实推进联大决议和全球数字契约后续落实,助力各国共享智能红利,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自去年12月举办“之友小组”首次会议以来,“之友小组”不断成长壮大,成为活跃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合作、弥合数字鸿沟注入新动力。本月,中国还在北京举办第二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广邀“之友小组”成员参与,讨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大计,取得积极成效。上个月,中方与赞比亚常驻团向联合国会员国和国际组织等发放“之友小组”调查问卷,了解各方对“之友小组”的期待与诉求,得到广泛反馈。中方将结合反馈情况,定期举办“之友小组”活动,开展政策交流、知识分享和务实合作。
人工智能的成果共享,不仅要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地理界限,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都能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受益,更重要的是,要使其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个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先行者。
2023年10月,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明确指出,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援助,不断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能力差距。2024年7月,中国推动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积极动员并凝聚形成国际政治共识。在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中方再次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避免其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2024年9月,中方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就开展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搭建国际合作框架,明确基础设施、产业赋能、人才培养、数据建设、安全治理等重点合作方向。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等机构先后成立;中方同越南、老挝等国家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合作,中国企业同埃及政府合作启动“数字埃及建设者”计划,助力阿联酋建设智慧城市,帮助沙特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中国正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
人工智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是富国和富人的游戏。数字红利不能成为数字霸权,智能革命不应导致智能鸿沟。各国应共同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提供低门槛的服务,增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方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同各方加强交流合作,致力于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智能红利,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全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