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耽误我事儿啊,孩子要考试啊!”“还有30多分钟,你不让上飞机!”……近日,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一对母子,未在飞机起飞前40分钟值机,错过航班。面对不放行的工作人员,母亲当场跪地磕头,并哭喊埋怨,儿子的公务员考试被耽误了。
网传视频截图赶飞机是为了第二天的公务员考试,但在走上考场前,这道情景处置题显然没考好,这道社会公德题更是考砸了。
飞机起飞前40分钟截止办理值机手续,是行业通用规则;提前起飞时间两小时到达机场,也是出行基本常识。就算对此一概不知,也应在出发前详细了解乘机规则;既把考公看成人生大事,何不早点出发、打出时间上的富裕量?没赶上这班飞机,更应该抓紧考虑有没有别的办法。
可这对母子一度情绪失控,“据理力争”,甩锅航空公司,质疑航司规定。值机起止时间,涉及行李托运、安全检查、配载平衡等复杂流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准点规则向任何一名旅客让路,都会拉低其他旅客的出行效率;机场流程制度若失去强力约束,还会威胁所有旅客的人身安全。工作人员不给母女放行,是职责所在,也是对旅客集体利益的坚定守护。涉事母子将个人诉求凌驾于公共规则之上,无疑要吃“闭门羹”;在值机柜区域嘶吼不止,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既有违社会公德,也涉嫌违法。
在交通场站,哭闹从来不是迟到者的通行证。2024年8月25日,一男子在广州南站为等迟到家人,4次阻挡列车车门关闭,被依法罚款1500元并责令改正;2023年10月,湖南长沙一乘客因行李太多而错过乘高铁时间,拍打车门并躺在地上大哭,被工作人员劝止……机场、高铁站等大型交通场站,都有一套精密且环环相扣的运行系统;通过守时守点来遵守而非破坏这套系统,应是每名乘客的自觉。五花八门的迟到理由、不讲道理的延迟要求,不仅换不来特殊待遇,反而可能付出更高的代价。
公考错过一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处置错误,而错过诸多人生大考。公务员考试的应考者,要先过社会公德的安检关。
来源:北京晚报
下一篇:“珠澳气象预警”服务专页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