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防汛包保责任制各项措施,明确包联干部的职责任务;完善汛期特殊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转移避险责任;全面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升汛期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入汛以来,陕西省提前部署、抓早防御,通过健全完善各项防汛工作机制,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明确职责任务
严格落实逐级包保
近年来,陕西省严格落实“市领导包县(市、区)、县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基层网格员(中心户长)包片区(包户)到人”的包保责任,有效应对了多轮强降水过程。
“防汛包保责任制是推动各项防汛工作落实的有力举措。”该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工作人员表示,为充分做好今年防汛备汛工作,该省提前部署,进一步细化防汛包保责任制各项措施,明确了包联干部的8项具体职责和5项重点工作任务。
各地纷纷细化落实。商洛市柞水县已完成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划分,29名县级领导包保全县9个乡镇(街道)防汛工作;汉中市留坝县8名县级领导分别包联8个乡镇(街道)、76名镇级领导包联76个村(社区),推动各项防汛备汛工作落实……
柞水县营盘镇包联干部积极行动,督促、指导、组织、协调包联区域做好各项防汛工作。“3月25日至29日,营盘镇包村干部联合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对全镇各村(社区)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指导完善村级防汛应急预案、补充防汛应急物资,针对堵塞的河道,上报县水利局进行审批清理。”柞水县应急救援处置中心主任魏明说。
在下沉方式及时间上,该省要求强降雨期间,各级包联干部根据本级党委政府工作安排、防汛应急预案规定以及所包联区域预警发布等级,采取电话对接、视频连线、下沉进驻等方式开展包联工作。同时,要协调好领导干部坐镇指挥、靠前指挥和干部下沉的关系,确保收到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后,县(市、区)、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坐镇指挥,有足够人员在岗备勤。
该省力求防汛责任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不留死角”,要求包联干部下沉后要持续推动、督促、指导所包联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转移避险人员基础信息排查、及时修订预案方案、推进隐患排查整改、切实做好预警“叫应”、突出抓好转移避险等重点任务。
“汛前,包联干部指导包联区域进行了预案修编、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三必撤’涉险人员摸排等备汛工作。目前,全县新修编县级防汛预案1个、镇级防汛预案8个、村级防汛预案76个。”留坝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张雄伟表示。
聚焦特殊人员
优化转移避险机制
针对独居老人、伤残人士、留守儿童等特殊人员行动不便、自救意识淡薄,面对突发洪涝灾害时无法迅速行动、有效应对等问题,该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关于健全汛期特殊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机制的通知》,通过加强特殊人员包联责任落实、强化重要天气特殊人员及时转移撤离、建立特殊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入户宣传汛期避险知识等措施,确保发生灾害时,特殊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提前安全转移。
“我们镇共有9个村(社区),目前都已经完成了转移避险特殊人员台账更新,并已落实了特殊人员‘一对一’包户。我们以自然村或居民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汛期网格员会每日巡查网格内隐患点,并通过微信群、广播、电话、上门等途径提前通知预警信息。在接到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发出的暴雨、山洪等预警信息后,网格员会根据预案及时响应,如需转移的,在30分钟以内启动转移程序。”柞水县曹坪镇镇长陈敦山说,“每个网格都预设了2条以上转移路线,并且提前将村委会办公楼、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区域设置为安置点,各安置点配备了基本的生活物资。”
魏明告诉记者,该县共有9个镇(街道)、82个村(社区),现已完成转移避险特殊人员台账更新,摸排确定特殊人员558人。
西安市蓝田县辖区内共有19个乡镇(街道),其中12个为涉山乡镇(街道),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4.8%。该县结合山区特点,制定了《蓝田县秦岭山区集中安置点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优先在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行政村建设安置点。安置点选址要避开山洪灾害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及输电线路等危险设施周边,优先选择地势较高、平坦且靠近主干道的区域,同时确保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备。
据蓝田县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朱谦介绍,截至目前,该县九间房镇、葛牌镇、辋川镇已完成集中安置点规范化建设。各安置点按照“3天应急+7天储备”的标准,储备了发电机、卫星电话、床铺、被褥等应急物资,能够满足辋川镇红门寺片区、葛牌镇东沟片区和九间房镇张坪片区3个汛期高风险区域440名群众的集中安置需求。
完善应急预案
以练备战锤炼本领
“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是提高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抓手,是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科学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的必要手段。”该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陕西省极端性灾害天气明显增多,局地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频发,为切实提升汛期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该省要求各地结合辖区实际,针对极端暴雨、超标准洪水等最不利情形,聚焦辖区内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等突出风险点,针对性设定人员转移避险、道桥封控管制、山洪地灾防范等演练科目,灵活运用桌面推演、情景构建等形式,对会商研判、预警响应、指挥调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环节,开展贴近实战的演练。
安康市部署2025年防汛抗旱预案修编工作、全面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活动等,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汛前,该市城区防汛抗洪预案、辖区内大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均通过市级和省水利厅审查。
汉中市留坝县洪涝灾害的主要特点是降雨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泛。“2024年7月13日至17日,我县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导致全县8个镇(街道)和76个村(社区)大量房屋受损、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因此,转移避险是我们演练的重点科目。”据张雄伟介绍,每年汛前,该县会组织各镇(街道)及相关单位,针对县域内113处山洪及中小河流风险点、93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及9处城市内涝风险点,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与防汛撤离避险演练。
日前,受系统性大风和对流性大风共同影响,陕西部分地区遭遇分散性阵雨和雷阵雨。为应对复杂情况,该省将持续完善和切实落实转移避险工作、预警“叫应”等机制,强化预警,继续加强防范工作。
上一篇:看见未来课堂
下一篇:并购重组板块强势 光智科技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