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郑兢 侯人华 记者张文章)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推进会暨软件产品质量安全与测评技术分析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会议重点研讨了《基于AI模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信息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项目,旨在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质量安全水平,为行业健康发展赋能。该项目由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牵头,联合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厦门市信息中心共同承担。
近年来,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从379亿元激增至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7%。随着产业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风险日益突出。由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持续采集用户隐私数据、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在网络传输中面临严峻安全挑战。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不仅危及用户隐私,黑客还可能通过植入恶意程序控制设备,对设备进行非法控制,严重威胁用户信息安全与设备使用安全。
针对行业痛点,厦门质检院牵头开展了基于AI模型的新型智能可穿戴设备信息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该项目通过建立创新测试方法和规范流程,构建统一、可靠的安全测试与评价体系,将有效提升市场监管部门的安全评估能力,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厦门质检院的技术专家分别就“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防控”和“医用软件检验检测技术”作专题报告。医疗器械企业代表围绕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医用软件检测标准适配性及技术创新应用展开深入讨论。企业代表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出台稳定的政策支持,加强产学研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安全可控的产业生态。
厦门市质检院表示,此次会议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该院将持续深化“检学研用”合作机制,重点突破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关键技术,为厦门打造国家级智能硬件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专业优势,深度挖掘质量基础设施的创新应用潜力,持续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保障,助力产业稳健前行、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