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恒生指数公司于今年5月16日公布最新季度调样结果,其中备受关注的恒生科技指数在本次调整中维持成份股数目30只,调样结果将从6月9日开市起正式实施。此次调整有望进一步推动恒生科技指数更好地跟上科技产业更替的速度,恒生科技ETF(513130)等相关产品的科技投资属性再获加码。
从资金流向来看,部分市场资金已开始悄然布局,交易所数据显示,恒生科技ETF(513130)2025年5月16日单日获1.72亿份净申购,最新份额和最新规模分别达353.51亿份和249.55亿元,相较成立以来(2021/5/24)分别增长超29倍和20倍。
随着关税博弈的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振,叠加Al应用端升级发展,定位科技成长风格、覆盖科技全产业链的恒生科技指数有望受益。截至2025/5/16,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近一年涨幅已达30.68%。(注:指数历史涨跌幅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风险。)
恒生科技ETF(513130)紧密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集结了港股市场中30家技术先进、实力出众的科技型企业,是代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数之一。截至2025/5/16,Wind数据显示,指数前三大恒生二级行业分别为专业零售(21.8%)、软件服务(19.3%)、资讯科技器材(12.8%)。场外投资者还可关注恒生科技ETF(513130)的场外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有望助力把握中国科技升级浪潮。(注:细分行业占比会随着指数成份股调整和成份股的涨跌幅发生变化。)
注:恒生科技ETF(513130)成立于2021/5/24,成立时规模和份额分别为11.72亿元和11.72亿份,数据来源:Wind,交易所。
备注:恒生科技ETF(513130)成立于21/5/24,2021年(成立至年底)、2022年、2023年、2024年收益分别为-30.24%、-21.43%、-8.89%、21.13%,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科技指数(使用估值汇率折算),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涨跌幅分别为-30.25%、-20.46%、-7.51%、21.29%。基金经理:柳军(21/5/24至今)、何琦(21/5/24至今)。以上数据摘自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自担。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