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在海洋数字孪生领域取得突破,首次获得了近岸海洋数字孪生防灾减灾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并研发了近岸海洋动力灾害数字孪生系统。该成果在厦门海洋环境科学国际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
北海预报减灾中心结合青岛市澳门路近岸漫堤灾害的防治需求,提出了“一种近岸漫堤灾害数字孪生系统构建的方法、介质及系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此基础上,该中心研发了近岸海洋动力灾害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对青岛近岸环境与水动力过程的高精度仿真、海洋环境变化实时感知以及极端条件下海浪漫堤与海水倒灌场景的快速模拟,还可以模拟防潮堤、沙袋等人为减灾措施的效果,构建起“智慧防潮堤”,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将数字孪生系统与电子围栏、声光报警等技术相结合。其中,数字孪生系统对漫堤灾害可实现实时感知与模拟预测,电子围栏可精准推送预警信息至高风险区域人群,声光报警系统则通过基站广播和灯光警示,直观传达灾害预警信息。
青岛澳门路近岸海洋动力灾害数字孪生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未来可推广应用于全国沿海城市的海洋防灾减灾与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
据悉,数字孪生作为构建真实世界数字映射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在海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重点强调了实施海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与管理,并将海洋数字孪生作为十大挑战之一。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已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海洋防灾减灾的数字孪生技术体系,下一步将持续发展数字孪生技术,积极与国内外相关院所开展深度合作,致力提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