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三届(202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国际研讨会在沪举办。本次会议以“数字时代的可持续金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可持续投融资的融合”为主题,共同探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机遇,旨在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上,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发布“SIIFC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他表示,要建立以人民币为载体,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相关指标既要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同时还要体现定位,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马文杰就该指数的制定标准进行阐释。他表示,一级指标围绕金融体系建设、金融改革开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金融人才与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进行设计。
在绿色金融国际化方面,马文杰认为,站在“走出去”视角,上海需进一步提升对中小企业出海的支持力度以及本土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服务能力,同时持续完善政策协同机制;站在“引进来”视角,上海需进一步扩大绿色金融相关产品规模,同时引导外资中介服务机构更好融入上海,发挥出其更大优势。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对可持续投融资的关注度日益上升,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是大势所趋。优秀的企业或金融机构需要先行先为:要做“先行者”,提前布局可持续战略;要做“赋能者”,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做“塑造者”,积极参与国际可持续规则制定。
新开发银行环境与社会治理局首席专家肖建良表示,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共享,改善了生活;但也有很多环境社会方面的影响和风险。新开发银行正在积极探索用数字化赋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应用前沿技术保障项目环境和社会表现等。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气候变化官员季琳表示,亚太地区在可持续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领域机遇显著。亚行正积极探索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绿色ESG(环境、社会、治理)债券,研究自动化ESG数据集成与验证机制的相关国际示范实践,为市场提供更为透明、高效且可追踪的融资工具,为中小型绿色项目开辟新的融资路径。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闵敏表示,传统决策咨询范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有限的数据样本建模,在面临海量、复杂的数据时效率与复用率低,AI(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决策咨询范式改革。AI赋能模式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尤其对于金融决策咨询这种行业结构复杂、个性化需求高的各种场景,须经过多方参与的人机协同机制优化才能充分发挥AI的真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