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庆新闻网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的第5个年头。5年来,安庆不忘嘱托、坚毅前行,如今水清鱼跃的美好图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的江豚。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啰啰啰……”随着叫喊声不断发出,加之水瓢敲击栏杆不断发出声响,不到一分钟,20余头江豚如射箭一般汇集到张礼元身边。
60岁出头的张礼元是大观区海口镇张港村退捕专业渔民,退捕上岸后便来到位于海口镇的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从捕鱼人变身护渔者。“每天投喂两次,上午10点前,下午4点以后。”张礼元说,他现在的任务是让基地的江豚吃好玩好、健康成长。
这些年,张礼元亲眼见证了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成果。“前些年,基地内江豚数量少、个头小。近几年,基地内江豚数量增多,而且每个都长得膘肥体壮。”张礼元说。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是长江生态的风向标。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安庆持续做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建立长江下游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成立专职江豚管护队伍,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并投入200余万元建成西江水域全覆盖信息化监控数据平台。目前,安庆西江基地内共栖息长江江豚25头,状态良好。
安庆水域辽阔,长江十年禁渔启动后,安庆全面落实禁捕责任区,具体包括“1311”,即165公里长江干流,华阳河干流、皖河干流、菜子湖(长河)3个重要支流及11个水生生物保护区。
禁渔5年来,安庆聚焦生物多样性、织密恢复“保护网”。开展濒危保护行动,出台全国首部江豚保护类地方性法规《安庆市长江江豚保护条例》,制定《安庆市长江江豚应急救护预案》;开展资源修复行动,连年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放流鱼类苗种1亿余尾、螺蚬等200余吨;安置人工鱼(虾)巢1万余个,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长江的鱼,现在越来越多了……”这是如今安广江堤上很流行、耳熟的一句话。禁渔5年来,安庆通过“保护+放流+监测”等多种手段,境内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生态得到明显修复。
长江水质持续向好
“小孤山江段发现了江豚”“皖河口水域发现了江豚”“望江江段有两头江豚出没”……指尖轻轻拨动手机,可以发现很多安庆江豚的视频。近年来,江豚在长江安庆段频繁现身,传递出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长江安庆段的水质正在不断改善!
安庆境内长江岸线长达165公里,市域内水面面积占比高达25%,在“长江大保护”的征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近些年,安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强化环保治理、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联动等多方面努力,成功实现了岸线绿化,并显著改善了水质。
康熙河,一条过去令人避而远之的淤泥沟和臭水沟,安庆通过一系列措施优化水系,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市民亲水逐“绿”的好去处;秦潭湖,在清淤扩湖工程后,水域面积由76公顷拓展至110公顷,蓄水量更是高达200万立方米。
得益于一系列措施,近些年安庆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一江碧水向东流”展现了安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更助力了禁渔护渔工作。
安庆不仅强力治水,还严格执法,对发现的线索、问题,现场交办并限时整改,实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在长江干流沿岸县区,按照每3公里配备执法人员2名、协助巡护员2名、护渔员1至3名、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各1名的标准,落实网格化管理。
目前,全市已建成网格单元135个;乡镇村负责人、渔政执法人员、协助巡护人员、护渔员等组成的网格员1136人。建立渔政信息中心10个、小目标雷达16台,光电设备120套,引入无人机等数字化信息化设备,信息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基本实现禁捕区信息化全覆盖。
渔民转型端稳饭碗
早上6点半出门、下午5点半回家,这是王根德现在的日常生活。59岁的王根德是大观区十里铺乡袁江村(专业渔民村)退捕渔民。2018年退捕后,他带领村内13户退捕渔民,成立了水上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集资100余万元购买了3艘工程船,目前水上工程业务年收入超过50万元。
和王根德一样,58岁的胡发平也是袁江村退捕渔民,禁捕退捕后他注册成立了水运工程公司,从事长江水上交通运营,为安庆锚地停靠的运输船员提供上岸交通服务,如今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长江禁渔是否成功,关键之一在于退捕的专业渔民。为此安庆把提高退捕渔民就业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扶持“捕转养”和自主创业,积极开展农牧渔业就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及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帮助退捕渔民提升技术本领,更好就业择业。
5年来,将建档立卡退捕渔民上岸后的生产生活作为民生工程来抓,落实兜底政策,多部门完善政策“工具箱”,分别就退捕渔民养老、医疗、危房、特困等情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及时更新数据,协调帮助解决问题。目前,全市退捕渔民符合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部参保,医保应保尽保,住房安全保障率100%,符合民政兜底保障范围的全部保障到位。
5年来,积极对退捕专业渔民实行结对帮扶。落实退捕渔民结对帮扶机制,定期入户走访,及时了解掌握退捕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各种诉求。累计走访退捕专业渔民11万余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9900余个。
5年来,积极做好退捕专业渔民就业安置。各县(市、区)建立了退捕渔民就业动态管理台账,举办“烹调师、保育师”等职业培训30班次,需转产就业安置的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同时安排公益岗位,兜底解决就业困难人员。
长江禁渔,过去5年安庆坚毅前行,未来5年安庆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