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滨州的海”系列报道(下)胸怀大海:15年书写“港产城”传奇
创始人
2025-05-19 00:11:43
0

15年间,北海经济开发区实现从滨州新增长点到重要增长极的跨越。

黄河裹挟着千年的雄浑奔流入海,渤海吞吐着亘古的壮阔潮起潮落。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与滨州港建设,是几代滨州人心中永不熄灭的“念想”。当这两件大事相继获得国家与省级批复的那一刻,仿佛春雷炸响,点燃了滨州人胸中“心中有海,无处不湃”的热血豪情。纵使前方荆棘遍布、困难重重,滨州人一如既往握紧接力棒,将图纸上的宏伟蓝图,一寸寸雕琢成震撼人心的现实奇迹。

2010年4月2日,滨州北海新区如同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在时代春风里宣告诞生。当年9月,它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被正式命名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因港设区”“因港兴区”不仅是发展理念,更是这片土地向世界许下的铿锵誓言。它静静坐落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150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其中52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便是画卷中浓墨重彩的篇章,作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四大临港产业区之一,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与梦想。

拓荒者:艰苦岁月里的拼搏坚守

北海新区揭牌仪式现场,嘉宾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眼中满是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憧憬。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肆意绽放,照亮了北海的天空;震天轰鸣的礼炮,似在向世界宣告这片土地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当绚烂褪去,建设者们直面的,却是一片沉睡千年的苍茫荒原——盐碱荒滩上,海风如同猛兽般呼啸而过,卷起层层盐尘;苦海沿边,贫瘠与荒凉如同厚重的枷锁,牢牢禁锢着这片土地。

2025年5月8日,记者步入北海经济开发区新建的方志馆,一段记录北海奋斗历程的珍贵视频,将记忆拉回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原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朝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建设初期,北海这个地方一片片的盐碱地,一片片的盐田和养虾池,整个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第一批建设者8个人住一个房间,大家吃的是大锅饭,过起了学生生活,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的北海,没有一棵能为行人遮荫的行道树,没有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像是无情的刻刀,在每一位拓荒者的皮肤上,深深镌刻下“苦海沿边”的印记。

魏桥创业集团作为首家在北海经济开发区投资建厂的企业,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这片荒原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时任企业董事长张士平,怀着对家乡的赤子之心,积极响应滨州市委、市政府号召,毅然组织起万人会战北海的宏大队伍。他目光坚定,声音铿锵有力:“建设北海是国家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需要,我们要像当年开发大庆油田那样,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一切恶劣环境,在这片荒滩上,建起一座屹立不倒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建厂之路,堪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盐碱地松软得如同棉花糖,载重卡车一陷进去便寸步难行。北海魏桥工业园的选址地原是一片盐田,建设者们面对的是如同沼泽般的建设环境。但他们没有退缩,喝着苦涩的咸水,踩着湿滑的泥泞,日夜奋战。历时3个月的地基处理,他们用汗水和坚持浇筑起厂区发展的基石。最终,在这片看似不可能的土地上,硬是建起了令世界瞩目的世界级铝业基地。

凭借着“吃苦耐劳、担当奉献、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北海精神,建设者们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他们搭建起“九横十八纵”长达182公里的主干道路框架,为这片土地编织起了坚实的血脉;完成260万平方米绿化,让曾经的荒芜披上了绿色的盛装;北海水库一期工程1500万立方米库区实现供水运营,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生命的源泉。一代代北海建设者,如同接力赛场上的勇士,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笔一画地描绘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从建区伊始就扎根北海、始终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北海经济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贾金生说:“我和同事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见证了北海从一片荒芜到如今企业遍地开花、道路纵横交错的巨大转变。刚来的时候,北海全是坑塘盐碱地,道路不通,我们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去工地。晴天,大风卷起尘土,我们浑身裹满泥沙;雨天,泥水浸透鞋袜,整个人狼狈不堪。但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炽热的火焰,那就是建设新北海的坚定目标。在这团火焰的照耀下,我们满心满眼只有一个又一个阶段目标的达成。现在再回头看看我们亲手建设的城市,那种自豪和骄傲,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十五年:从新增长点到重要增长极的跨越

1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北海经济开发区来说,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15年来,北海建设者始终坚守“产业强区、工业立区、项目兴区”发展理念,如同一群执着的追梦人,一路砥砺前行。魏桥北海工业园、索通预焙阳极、创新金属铝合金等一批批重大产业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凝聚着北海人的智慧与汗水;每一家投产达效,都像是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发展乐章。全区产业实现了快速提质升级,从曾经的蹒跚学步,成长为如今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凭借独特的港口区位优势,北海张开热情的怀抱,吸引了8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外资企业、5家中国500强企业入驻。这也是北海经济开发区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的真实写照。对落户项目,北海经济开发区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全流程帮办代办,并联审批、多证联发,建立“渔樵茶事”沟通交流机制,秉持“说‘Yes’不说‘No’,说‘No’必汇报”的营商理念,让众多入驻企业感受到“宾至如归”。

如今,北海产业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建区之初以制盐、溴素、水产加工为主的单一海洋产业,发展成为高端铝、绿色化工、经略海洋、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文旅及创意设计四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形成的“4+4+1”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北海人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他们用双手和智慧,为这片土地赋予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一组组经济数据,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北海发展的辉煌旋律。地区社会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6.08亿元,增至2024年的101.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15年间累计增长22.15倍,年均增长25.2%;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25万元,提升到2024年的30.2万元,15年间增长17.7倍,年均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18家,增至2024年的44家;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5.7倍,年均增长26.5%。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北海经济开发区努力创造宜业、宜创、宜居、宜乐、宜商、宜游的人居生态环境,着力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打造沿海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上学、就医、出行,北海各项民生投入持续保持全市前列。由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托管的国家二甲综合医院——北海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免费公交直达市区及周边县区,覆盖区内乡村、社区、园区和企业,实现“家门口到厂门口”。

说起现在的生活,马山子镇傅屋子村村民付振武开心地说:“在北海,孩子上学校车校服不用家里拿钱;居民医保不用老百姓交一分钱;北海的基础养老钱比别的县区都要高;北海人民医院开始营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区三甲医院的治疗服务。”

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路辉说起这些成绩时,言语间满是自豪:“2024年,北海经济开发区GDP增速、规上工业营收利润率、税收收入增速等11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在省对开发区考核中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取得小组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我们以全市五十分之一的规上工业企业,创造了全市十五分之一的产值和五分之一的利润。这不仅是北海的荣耀,更是每一个为北海发展付出努力的人的骄傲!”

得益于北海人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付出,北海经济开发区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强势带动的特色,实现了从滨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到重要增长极的华丽蜕变,让北海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面向未来:拥抱海洋和港口的时代馈赠

回望过去,曾经的北海,像是被遗忘在角落的明珠,一片盐碱荒滩,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在岁月风雨中默默等待着被发现、被雕琢。而如今,依托港口的强大带动作用,北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战略叠加之地,是融入京津冀、联通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的重要桥头堡。

区内五条国省干线交汇,如同五条巨龙,为北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五条高速穿区或临区而过,让北海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泊港铁路并入国铁网络,更是为北海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让北海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如同璀璨明星,在时代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海洋与港口优势,是大自然给予北海人最慷慨的馈赠。北海人深深明白,“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他们怀揣着这份信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坚持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北鲲计划”如同强劲的引擎,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精准招引碳三碳四下游项目,重点引进精细化工产业项目;全力打通再生铝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着重招引发动机缸体、军工制造等再生铝项目和精细氧化铝项目。坚持向海图强,加大海洋生物医药、海产品深加工项目的招引力度,加快培育风电装备、海洋装备等高端装备项目。坚持招新引优,围绕新质生产力,积极谋划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项目,推动现代物流、现代文旅、未来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

未来的北海,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扬帆远航!

原标题:“走进滨州的海”系列报道(下)胸怀大海:15年书写“港产城”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负担”轻了 “步子”快了——... 转自: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 龙军 禹爱华  晨雾未散,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百丈村的田野已传来汩...
乐都首例 快递无人配送车投放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吕锦武 通讯员 李铭)5月12日,极兔速递有限公司在海东市乐都区实施全市首例快...
五年建成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千余个 淮海经济区中央厨房产业园项目 邳州市开发区绿色生态水果番茄项目 睢宁年产10万吨菌菇生...
首颗大型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卫... 原标题:首颗大型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卫星入轨科技日报讯 (记者魏依晨 通讯员舒越)5月17日,江西省...
启东建成15个“骑手友好小区” “手机一碰门就开了,特别方便!”5月9日中午11点,“饿了么”骑手刘晶晶来到启东市汇龙镇北城区街道绿...
西宁机场三期主体工程 通过竣工...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记者从青海机场公司获悉,5月17日,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取得...
消费品以旧换新“六进”活动 带...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记者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自3月份我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六进”活动启动以来...
部署应用大模型需专业“施工队” 原标题:部署应用大模型需专业“施工队”◎实习记者 荆晓青“大模型就像一个软乎乎的大脑,发挥作用必须有...
叙利亚东部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 当地时间5月18日,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省迈亚丁市一处警察局附近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3名安全人员...
115家工厂入选首批先进级智能...   本报讯(记者 曹政)近日,本市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出炉。这是《北京市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印...
泗洪县归仁镇:整治人居环境,奏... 人居环境,三分靠整治,七分靠维护。为推动“一时美”迈向“持久美”,近年来,泗洪县归仁镇坚持“乡镇统筹...
机制赋能,改革破题激活力 东海县年产60万吨“三素”及其延伸产品项目 海州区循环运动立体式育秧工厂项目 “十四五...
以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带动力 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太仓市72家村田园综合体江海集市改造项目 苏州通过重点...
多元共治推动乡村善治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江阴市祝塘镇石堰村秉持多元共治“一盘棋”思维,着力打造“融力量·融...
以创新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 近日,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正式发布2025年科技创新券服务单位名单。在南京市浦口区科技镇长团的...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整治物业管理... 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路街道聚焦“小切口”,推动办好民生实事,通过开展物业管理领域专项整治,围绕...
以军18日行动已致加沙地带14...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消息,自当地时间5月18日黎明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已造成144名巴勒斯坦人...
全方位降成本 上海助力新质生产... 上海,寸土寸金之地,在上海创新创业,成本会不会很高?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创消费掀热潮 发展仍需解“三... “近年来,伴随传统文化热度提升,人们对文物和历史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博物馆希望通过文创IP,让遗址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