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18日 (袁媛)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指出,面对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广泛应用,金融行业迫切需要构建闭环治理体系,以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复杂挑战。
“我们更应谈‘治理’,不仅仅是监管。”莫万贵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有益、安全、公平的新要求,尤其在金融等高敏感行业,治理体系必须覆盖风险识别、责任认定和生态协同等多个层面。
他强调,当前AI特别是大模型的应用,至少带来了两类风险:一是新增风险,如模型幻觉、算法黑箱问题,直接影响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可控性;二是传统风险的放大,例如顺周期效应被放大、对少数几家科技公司依赖度过高,以及由模型共振带来的“羊群效应”(即从众心理)。
莫万贵提出,要实现有效治理,需要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科技公司、治理组织、金融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六个维度共同发力。
在金融机构层面,他指出三项重点:一是加强AI与业务场景的适配性;二是减少对大型科技公司的过度依赖,开发适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方案;三是将大模型纳入风控合规体系,推动人机协同,尤其在关键业务节点引入人工干预。
在监管方面,他呼吁采取“包容审慎”原则,推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备案机制和差异化监管标准。此外,他还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第一,为了评估人工智能应用会给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带来哪些影响,有必要附加一些额外监管要求,例如对个性化模型做压力测试,包括资本缓冲、流动性管理、拨备等方面。第二,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联动会比以前变得更加容易,要加强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风险情报交互、监管协作、建立预案的能力。第三,利用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提高监管的能力建设,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分析能力。第四,要防范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市场共振,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和预案。(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