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摄影报道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内江市市中区文博馆正式开馆,展出了从东汉到近现代时期的石刻、陶器、青铜器、字画等184件藏品,通过实物陈列与数字解读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着甜城内江的历史文化故事。文博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翔龙山摩崖造像下方,二者将联合打造成石刻博物馆。
内江市市中区文博馆位于内江市市中区玉溪街道翔龙路42号,面积329.89平方米。馆内精心打造了“石语千年”“陶醉人间”“翰墨流芳”“方寸天地”4大主题展厅,形成了系统的展陈脉络。
△石质文物展厅“你看,这个佛首是朝阳镇出土的,这个东汉画像石棺是白马镇出土的。”内江市市中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华对于这些文物如数家珍。以画像石棺为例,她说,这是由整块石头凿成的,重达1.5吨。发现时,石棺位于白马关圣殿沱江边10米高的崖壁上,用起重机才将它搬过来。难以想象20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完成这么大工程量的。
除了石刻,这里还有不少东汉时代的陶俑,击鼓俑、抚琴俑、庖厨俑,面部表情丰富,惟妙惟肖。每件文物的前方都有一个标牌,不仅标明了文物的名字和建造时间,还有二维码,手机扫描即可了解文物的详细介绍。
△东汉陶俑实际上,内江市市中区文博馆于今年5月1日就开始试运行,“五一”节期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参观。
“这个文博馆虽小,但是内容很丰富,承载着这片土地人们的社会生活、智慧和匠心。”内江知名书法家田世华评价道。
△市民正在参观值得一提的是,文博馆的上方就是翔龙山摩崖造像,造像始凿于唐代,直至民国,历代都有增刻。长206米的崖壁上,现存131龛,造像815尊,题记石刻24处。
杨华介绍,如今,摩崖造像正在进行保护性设施建设,预计今年7月对外开放。届时,登上博物馆二楼就可以直达摩崖造像的观景点,游客可以一站式领略内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沉浸式感受文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