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5月18日电 今天(5月18日)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46%。
近来,文博热点屡次出现,社交媒体上,有关“中小博物馆”“小众博物馆”的讨论和推荐热度走高。而在金融领域,也有一些博物馆记录和展示着中国的金融历史,典藏中国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2001年,我国《信托法》正式颁布实施。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历史与博物馆之间就有着深刻的互动。
成都武侯祠:汲取古代文化精髓 弘扬当代信托文化
为了梳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信托文化的本土底蕴,在蜀地,走进了成都武侯祠,汲取古代文化精髓,弘扬当代信托文化,为您讲述信托文化那些事儿。
中国证券博物馆:从信托、银行理财、保险看资管产品
为了普及信托知识,更好地帮助社会各界“懂信托、用信托”,在中国证券博物馆这栋百年历史建筑里,从信托、保险、银行等不同领域,聊聊资管市场那些事儿。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信托业转型发展对大众意味着什么
信托业转型发展对大众意味着什么?在上海市银行博物馆这栋浓缩了金融业170多年历史的建筑里,共话信托业转型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对大众的影响。
编辑:吴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