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即饮酒精饮料(RTD)凭借其迅猛的扩张势头,成为全球酒饮行业最引人注目的增长引擎,但随着这一品类的逐渐成熟,品牌所有者的创新策略正经历深刻转型。
在品牌商将资源聚焦于烈酒基产品、超高端价格带及高酒精度产品等核心增长领域的背景下,全球RTD市场的创新速度呈现放缓趋势。
尽管2024年全球酒饮市场仍面临严峻挑战,但RTD品类却逆势实现2%的销量增长,行业权威机构IWSR的初步数据显示,全球前20大市场中,有16个市场的RTD消费量在去年保持上升态势。
硬苏打退潮,新势力崛起
硬苏打水的市场份额急剧收缩成为最显著的变化:2021年,每三款新推出的RTD产品中,便有一款属于硬苏打水类别,而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9。与此同时,调味酒精饮料(FAB)的份额从16%攀升至28%,鸡尾酒/长饮类产品则进一步巩固其主导地位,新品占比从38%扩大至42%。
值得关注的是,无酒精RTD的占比实现翻倍增长,从2021年的3%升至2024年的6%,而葡萄酒气泡饮的份额也从4%提升至7%。
烈酒基碾压式上位
烈酒基产品的崛起彻底改写了RTD市场的竞争格局:在2021年至2024年间,烈酒基RTD的全球新品份额从55%大幅跃升至67%,而麦芽基产品则从34%萎缩至18%。这一趋势在硬苏打水细分市场中尤为明显,烈酒基硬苏打水的新品占比从22%攀升至40%,而麦芽基产品则从75%下滑至59%。
IWSR高级洞察经理Susie Goldspink对此分析称:“消费者对基酒品质的认知正在重塑市场,传统以麦芽为基础的品类(如硬苏打水和硬茶饮),正加速向烈酒基转型,低酒精度与烈酒基因的结合,不仅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更催生了新一轮创新竞赛。”
超高端回调VS平价反扑
价格带的动态调整同样折射出市场环境的复杂性:超高端及以上价位的新品占比在2023年达到61%的峰值后,于2024年回落至53%,而平价产品的份额则从7%反弹至15%。尽管德国(超高端新品占比90%)和英国(74%)等市场仍聚焦高价策略,但通胀压力与可支配收入紧缩,正迫使部分品牌转向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线。
Goldspink补充道:“超高端创新的收缩并不意味着品类溢价的终结,而是品牌在应对市场波动时采取的战术平衡——通过产品组合调整,既保留高端形象,又拓展大众市场的渗透空间。”
节制潮下的“烈性”突围
在消费者普遍追求适度饮酒的背景下,高酒精度RTD的异军突起成为另一大矛盾性趋势:2021年,酒精度>5%的新品占比为43%,至2024年已升至51%,其中,>5%-7%区间的新品占比从18%增至22%,>7%的高强度产品占比则从25%攀升至29%。这一转变在英美市场尤为突出,美国高酒精度RTD新品占比从48%升至55%,英国更从53%飙升至72%。
Goldspink对此解读称:“高酒精度产品并非对健康潮流的背离,而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增强用户黏性——当核心产品线延伸出高酒精度的‘加强版’,消费者既能享受即饮便利,又能获得更强烈的感官满足。”
全球经典与地域新味
风味创新虽仍以经典选项为主导,但地域差异化特征日益显著:柠檬与青柠风味继续领跑全球市场,2024年占据8%的新品份额(较2021年微升),其中,中国市场对柠檬风味的探索尤为活跃。
然而,区域市场的个性化偏好正在重塑风味版图——英国以百香果为年度最热门新风味,墨西哥则出现咖啡与芒果风味的并列夺冠,美国市场见证了菠萝风味超越青柠(占比6%),而南非的菠萝与柠檬风味新品各占9%,呈现出平分秋色的局面。(图片来源:新华社)